朝堂之上,老皇帝魏承平处理完一应事宜,顺口问起北愿之上的北伐之事,兵部侍郎说北伐依旧处在对峙状态,北伐军不但不前,反倒后撤二十里。
皇帝龙颜震怒。
这时候,李默说起平津王来建康面圣之事欠妥,请求收回成命,皇帝不悦,不予批示。
李默叹息一声,从怀中取出血书,手持血书踏步而上,直至走到龙壁之前,他将血书猛地陡开,将之呈现在皇帝面前。
字字鲜血写就,句句诛心!
魏承平看到一半,身体已经开始气的发颤,待全部看完,猛地将桌上玉印朝着李默丢来。
两人离的本就很近,李默又故意不去躲避,这玉印击在他的额头之上,瞬间便是血流如注。
“孽臣欺我!”老皇帝猛然站起,怒道:“若不使北王安然而反,北伐军二十万人必定南下,与大梁携亡?竟敢威胁朕,他苏柒垒好大的胆子!”
李默额头鲜血留下,却不去擦拭,梗起脖子,看着暴怒的老皇帝说道:“陛下,平津王在北地经营二十载,北地之民安居乐业,兵强马壮,可见有治理之能!上次蛮人南下,平津王帅军将十几万蛮人坑杀于庸旗关内,可见这军神之称,绝非戏言!”
“这次北伐,本是孤军深入,且蛮人早有准备。平津王谨慎起见,与蛮人对峙于北冥河畔,以守待援,本是上策,何过之有?陛下不该听信奸人谣言,自断根基!”
“自断根基?”老皇帝怒道:“他陆平津在北地画地而治,便如国中之国!这二十年来,若非朕早有准备,精心发展南军,只怕他陆平津早就挥军南下,取而代之!”
“朕手下有石璨,有公孙止,有黄勤,皆是良将之才!他陆平津死了,这北地就无人能抗击蛮人了?朕偏偏不信!”
“这次他陆平津趁北伐之机,看似带兵上北原抗击蛮人,实则待价而沽!他避而不战,故意拖延,误国误君!朕就是要治他得罪,要让全天下有不臣之心的孽臣知道,有谋逆之心,便是这等下场!”
老皇帝暴怒嘶吼,李默的眼神渐渐灰败下来,他轻叹一口气,将手中血书小心放在了龙壁之上。
“自古武死战死谏!我李默倒是比他陆平津幸运得多,至少能做一个谏臣!”
李默看向皇帝,朗声道:“臣请死谏!”
在朝堂上群臣惊讶的目光下,已过花甲之年的李默猛然踏前一步,一头撞在了龙案之上!
此时,建康帝都北门外,一位老人正牵马过城门。
第三百七十一章请行大辟
陆平津一路走走停停,行的十分缓慢,但到了建康之后,却一改之前散漫,几乎是直奔宫门而去。
他也不知道有什么在催促着他,心头却总是有一种难言的沉闷,似乎有某个声音在提醒着他,快一些,再快一些!
过了北城门,他翻身上马,朝着南面的皇宫直奔过去,将一干陪同而来的兵卒甩在了后面。
建康城乃是皇子脚下,皇宫周围百丈范围,任何人不得骑马而行。陆平津却顾不了那么许多,骑马来到宫门外,直接踏过了宫门,丝毫没有理会那大惊失色,追赶过来的护卫。
骏马直冲而入,行了几十丈距离,却一下子被陆平津勒停了下来。
陆平津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幕,终于知道自己心头的沉闷感来自哪里。
那是一具接一具的尸体!
这些尸体大多苍老,最年轻的一具也已经过了四十岁,尸体衣衫整洁,而且穿的都是品阶不同的官服,仔细看来,官阶居然没有一位在三品以下!
这几位大人,建康城中,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