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这首诗无关风月,那个副标题问题不大。
虽然不在红尘之中,不过慧圆刚才也听慧生讲了,世人认为这位王姑娘有点“克夫”。
这首诗流传出来,说不得也算一段佳话,还能为这位王姑娘涨涨行情呢。
慧圆立马吩咐,着工匠刻字。这么好的文,理应奇文共享,流芳百世。
这么大的瓜,御史大夫王仲元的夫人肯定也吃到了。
“竟有此事?”听到丫环过来汇报,王老夫人嘴巴差点张的溜圆。
倒不是她没见过世面,孙女婚事有些不顺,这是事实,他们家老爷虽然做了御史大夫,但帝都城是什么地方?一个砖头砸下来,恨不得十个有九个都和权贵有关系。就是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商人,没准他老娘就是哪个权贵家里的奶嬷嬷,或者他七舅姥爷的大媳妇的娘家侄子可能和权贵有亲,他们府上还真说不上多显赫。
现在是他们家看上的,嫌她孙女克夫,看上孙女的人家,她瞧不上。唉,她从小宠到大的孙女啊,没想到婚姻如此不顺。这些日子,她可是没少为这事儿发愁。今天来上香,也是想着在佛祖面前求个签,求佛祖保佑,赐孙女一桩好姻缘。
听到这首诗,他就知道,她孙女要时来运转了。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好诗啊。
更重要的是,看副标题,这首诗是为她的孙女所作,这是以花喻人,说她家阿月品性高洁啊。
有这么首经典诗句打底,孙女的行情只会看涨,婚事,应该会顺隧起来的。
真是佛祖保佑啊。
王老夫人当下美滋滋地决定:再添两百两银子的香油钱。,
同时她也琢磨了,这写诗的人是谁呢?凭这位公子的才华,就是不中状元,最起码二甲是妥妥的。
如果这位公子尚未定亲,年纪合适,她也是愿意考虑他做她孙女婿人选的。
说干就干,王老夫人立马着丫环叫来小沙弥,打听这首诗是谁写的。
“这个,小僧还不太清楚。想是那位施主突然内急,署名写了一半,就走了。只知道姓魏。”八岁的小沙弥睁着大眼睛,认真的答道。他听师叔们说,那首诗写的可好可好了。他还问过师叔们,作者为什么没有名字,师叔们说他们也不知道。后来他想了想,应该是那位公子内急了,急着找茅房,不然,为什么留名只留了一半呢。
王老夫人:“………”好好的一段佳话,为什么还插了个内急?好晦气。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阿筝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