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兄台,你也是这么想的?”旁边一位二十来岁的青衫青年一听,不由眼睛一亮。
“刚才就是这位公子,也是打赏了十文钱。”小方一看,忙给王大户小声咬了咬耳朵。村里,打赏的不多,小方对这位还是有印象的。
“小兄弟,你也是这么认为的?”王大户见有人认同自己的观点,也不由一喜,再听小方说,对方连打赏的数目都和自己一样,更是不禁莫名地感到一丝亲切。
“这明摆着的嘛,这事情说倒底透着古怪,一股理不所当不然的味道,想必周家那个族长绝对不清白。”青衫青年点点头。
“小兄弟,咱们真是英雄所见----”
“略同!”青衫青年接道。
两人不由相视一笑,默契的伸出了手掌,击在了一起。
通过攀谈,王大户得知青衫青年叫张涛,是邻村张家庄的,他姐姐嫁给了他们村的王秀才,今天是来看姐姐的。
王秀才也是王大户的族人,说起来,大家也都是拐弯的亲戚,也不算外人。于是,王大户热情得邀请张涛去自己家吃酒,顺便两人好继续八一八这个故事。
张涛正有此意,王大户让小方去了王秀才家打声招呼,就拉着张涛回了自己家喝酒。
两人到得家中,王大户一声吩咐下去,不一会,一桌好酒好菜就端上来了。
“咱们这也算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呐,来,正风弟弟,满饮此杯,满饮此杯”王大户端起酒杯道。
张涛字正风。
“王兄请了。”张涛也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
两人是越说越投契,就差拜把子了。
这个评书虽然不错,但王大户唯一感觉有些遗憾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听到后半段,来验证自己的判断。
“王兄,这有何难,这段书说的就是李家佐的真人真事儿,咱们喝完了酒,找人打听一下不就是了嘛。”张涛道。
“哦?”王大户一听,来了精神,还有这事儿?
不愧是王大户的知音,一看到对方的神情,张涛立马就猜出了,这两人多半是来的比较晚,看的还是最后一场,没听到这个话头儿。
“这几个青年开头就讲的清楚,说的就是邻村的事儿。”于是,解释了一句。
酒足饭饱后,两人都没顾得上休息,就携手出了门,准备找人打听一下,看看街坊邻居的有没有认识这位周家族长的,主要就是想问问,他和马氏倒底是怎么回事。
两人刚一出门,就见几个小孩子在往村口跑。
“快点,快点,说评书的又来了。说评书的又来了。”几个小孩子上午其实是已经听过一遍了,但是这年头,文化生活比较少,听这个又不要钱,小孩子们都挺踊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