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香院屋内。
朴素、淡雅的薛宝钗拉了香菱来叙话。
莺儿在旁刺绣。
“香菱,这么些年,我都不记得何时为你取的名字了。”
薛宝钗微微一笑。
仔细打量着出落得愈发好看的丫头,连声称赞。
香菱呆头呆脑地道:“姑娘的学问,连姨老爷都夸。
姑娘不留心,我却记着。
正是四年前咱们进京。
姑娘见了一池莲藕取的。
这名字,听着也有香气。”
“难为你记着。”
薛宝钗唇角一抿,取笑道。
“来年你去了那边琮兄弟一房,可别忘了我。”
“姑娘怎么说这话,这事定不定还难说呢。”
香菱眨眨睫毛,微微低眉:“香菱进了薛家。
姑娘待得好,可不敢忘的。”
“这便成。”
薛宝钗柔和道:“我哥哥从金陵织造局购来几匹上好的湖丝。
是打湖州转过来的,我叫裁缝做一套。
赶明儿你过来拿。”
香菱谢恩,退出。
莺儿闷笑。
薛宝钗没好气地嗔她一眼:“莺儿,你笑什么?”
“姑娘可是进京选秀、户部报名造了册的。
没准将来是贵妃,琮三爷尚未中举。
姑娘如何就敢肯定他必是成大器的?
所以。。。。才叫香菱做个内应。。。。。。。?”
莺儿本是私下玩笑,她和宝钗一同长大。
表为主仆,实是姐妹。
莺儿熟知自家姑娘的脾性,自然也就口不忌讳。
薛宝钗听后面颊一红,羞恼的瞪了一眼这个口不择言地死丫头。
站起身。
葱黄绫子棉裙拂动,摆起主子的正经款来。
“你这没面皮的丫头,乱说什么?
看把你惯的,今儿断不饶你。。。。。。”
说罢,提起裙摆就要上去揪莺儿的脸蛋儿。
“呀。”
莺儿一面掩唇笑着,一面四下躲:“姑娘且饶了我这一回罢,再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