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初不含糊地说道:“臣当然由衷地希望能够早rì和公主完婚,喜结连理了。至于公主是什么位置,自然是在臣的心尖上了。臣绝对不会亏待公主一丝一毫的。”
天命帝眯着眼睛,“之初。朕怎么听说除了智屏之外,你还有两个道侣?而且你的这两个道侣早在智屏之前,就与你结下鸳盟,有了合体之缘。你把智屏放在心尖上,她们俩,你准备把她们放在什么位置上?”
到了现在,秦之初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智屏公主是想借天命帝等人的口。提醒他,她才是他名正言顺的妻子,是大妇,是正妻。
“皇上,我和公主、冰冰,还有美惠她们的情况比较特殊,还请皇上能够给臣一个专断处理的权限,也请皇上相信臣能够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臣现在不能说的太多了。但是可以给皇上,还有太后、皇后一个保证,臣不会让公主受一丁点的委屈的。”
秦之初倒不是不想把正妻的名分给智屏公主。而是他并不觉得智屏公主和潘冰冰、虞美惠她们有高低之分,她们在他的心中,一样的重要,她们和他乃是一个整体,少了谁,这个整体都是不圆满的。
皇后还想再说些什么,太后却道:“之初,你能够保证不让智屏受委屈,哀家就放心了。皇上,依哀家的意见。不妨给之初一个专断的权力。好歹之初也是国师,和我们终究有些不同,我们不必非要用大周的律法约束他。”
太后是天命帝的亲娘,她的话,在天命帝跟前,还是有相当分量的。天命帝也不好再说什么。便点了点头,“之初,你要是有事,就去忙吧。朕会派人到你的国师府,把令尊令堂请来,和我们共商你和智屏的婚事的。你说的,无论我们怎么安排,你都不会有意见,到时候,可不许反悔。”
秦之初一头大汗,从宁寿宫退了出来,又转而去见智屏公主。
智屏公主满脸娇羞地看着他,“夫君,你没事吧?”
秦之初笑着摇了摇头,“公主,你早就知道皇上要跟我商量什么事情吧?知道的话,还不早点告诉我,害得我差点在未来的岳父、岳母面前出丑。”
智屏公主小心地问道:“夫君,你不生气吧?”
秦之初没来由的一阵心疼,智屏公主乃是天之娇女,一颗芳心却系在她的身上,为了他的事,殚jīng竭虑,毫无保留,私下里,却还在患得患失,让智屏公主受此折磨,一切的罪过都在他身上。
秦之初张开双臂把智屏公主紧紧地拥在怀中,大手摩挲着智屏公主的纤背,“公主,你不用有任何的担心,为夫会一辈子对你好的。就算是天地有毁灭的一天,在毁灭的那一刻,我也会牢牢地抓着你的手的。”
智屏公主呢喃道:“夫君,你说的话,真好听。可是好像有点不现实吧?你只有两只手,一只抓着我,另外一只,你打算抓谁?是潘真人,还是美惠妹妹?抑或者还是我那你念念不忘的师姐?”
秦之初恼羞成怒,在智屏公主珠圆玉润的翘臀上拍了一下,“破坏气氛,该打。”
智屏公主娇羞地推开秦之初,娇嗔地翻了个白眼,那一眼的风情,差一点把秦之初的魂儿给勾走。要不是顾忌此时是在皇宫之中,秦之初非要把智屏公主搂在怀中,好好怜爱一番不可。
“夫君,”智屏公主坐了下来,“你不是说你已经对长生牌位增长速度放缓,有所结论了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谈到修炼的正事,秦之初连忙把心头的那点漪念压下,详细地把他在外面调查的时候,所闻所见,说了出来。
智屏公主沉吟了半晌,点了点头,“夫君,你分析的有道理。世人愚昧,信仰某位神灵,总是希望有所回报。他们信仰财神,是希望发财,他们信仰谷神,是希望五谷丰登,他们信仰雨神,是希望风调雨顺。夫君的信仰一直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向,你又总是忙着东奔西走,忽视了那些信民们的渴望和要求。他们难免会有所失望,转而放弃了信仰,或者转而信仰其他的神灵。”
秦之初嗯了一声,“这方面很有必要加强一下。公主。为夫我想了想,我有意搞一个摩顶赐福大会,让京城的信徒到国师府一样,逐个摸顶,输入信之醍醐,强化他们的信仰。同时,我准备在京城的信徒中选取出一批信仰坚定的。帮他们实现或者部分实现他们的愿望,将他们树立为榜样,让人们看到供奉长生牌位的好处。”
智屏公主连连点头,“这两条都非常可行。对了,夫君,你不是准备搞个船队吗?你不妨把这些船队派出去,到各州县的国师祠,从当地接走几个信仰虔诚的。让他们搭乘飞船到京城的国师府来,让他们也参加摸顶赐福的仪式,也让他们得些好处。另外。这个摩顶赐福的仪式,如果有必要的话,应该隔上一段时间,就举行一次。”
秦之初和智屏公主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地把摩顶赐福大会制定了一个框架出来。然后两个人直奔国师府,秦之初把一干心腹,还有虞美惠等全都叫了过来,把框架拿了出来,众人群策群力,很快就把诸般细节全都完善了起来。
之后。秦之初就着令韩青石、滕向东等人往外散播消息,说三天之后,将会在国师府门外举行摩顶赐福大会,国师将亲自为信徒摩顶赐福。
同时,秦之初又从投奔国师府的那些修真者、修佛者中选了一批人出来,交给他们驾驭飞船、飞舟的技术。让他们一边帮着朝廷,往几个灾区,运送赈济的粮秣,一边到全国的各州县,接送信徒。
信徒的名单,都是秦之初提供的。他只需要根据长生牌位上凝聚的香火之力的数量、质量上,就能够确定那个长生牌位的主人是虔诚的,是值得接受他的摩顶赐福的。
当然,摩顶赐福大会要筹备,到灾民中间,争取更多的信徒,自然也不能放过。滕向东已经有了一帮子归他指挥的手下,他从中挑选了十几个机灵又能说会道的,跟着赈灾的船队,前往灾区,一方面保证粮秣的安全,另外一方面,自然是沿途宣扬秦之初的事迹了。
转眼间,到了摩顶赐福大会召开的rì子。从京城到国师府,沿路上,到处都是人。秦之初在国师府定居之后,京城的百姓就有了眼福,经常能够看到飞来飞去的仙师,再加上,秦之初在京城做的几件大事,早就在京城百姓中确立了他神仙一般的地位。
这些前往国师府的京城百姓,未必会信奉秦之初,他们就是图个乐子,求个心安,看个热闹。别的不说,摩顶赐福大会上,仙师肯定是少不了的。能过去看看,rì后也是个吹牛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