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人来说,内忧永远重于外患,心腹大患永远比手足之癣更让人重视。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这话本身并没有错,某些人被批判,咳咳,是因为这个&ldo;安内&rdo;的手段问题,咳咳。有通三藩嫌疑的陈梦雷都能被老爷子带回京城伺候三阿哥读书,现又为国家效力修书了。这个被个外国人告发的前南书房入值者,其危险根本不在其表面罪名。
别看南书房看着像是豢养些文人充门面的地方,不那么重要。那也不是什么好进的地方儿,不但得有学识,人品也要够好才行。康熙那样加护着李光地,都没让他入南书房。而且,南书房通常是给汉族文人入的,也算是个政治作秀的机构。天下多少汉人,又有多少读书人,南书房里一共才有多少人?不是条件过硬能进得去么?
戴梓是入过南书房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的人品是经康熙承认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证,戴梓之通敌,实是被诬陷。于上万万的汉人中择出的一块招牌,真要通敌了,那是皇帝看走了眼,康熙的怒火可想而知‐‐能让他活下来才怪!
现在放在皇太子眼前的是另一条路,这么些年的流放生涯,即使戴梓身上的脾气没改,可他的年纪也大了,危险xg就会降低。而且……一门危险的手艺,只有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才是危险,如果掌握在自己人的手里,那就是利器‐‐满蒙也不是真正的铁板一块,清廷对蒙古也是利用与提防并存的不是?
如果有旗人可以师从戴梓,这真是一个好主意!可惜了,是个小孩子,未必能够学得到戴梓制火器的手艺呢。不过这样也好,先接触一下,软化一下也是可以利用的嘛。西藏不太平,第巴扶的那个假喇嘛被下令押解进京。葛尔丹死了,他侄子还统治着准噶尔,跟朝廷的关系,远没有表面上的那样好,准备说不定还有一战。
八旗的战斗力已经低下到了一定水准,现在也就是一些供检阅的队伍看着光鲜而已,近来各种平叛,说着是八旗为主,主要战力已经开始依靠绿营兵了。这样不好,很不好!如果有了火器,可以提升八旗战力,胤礽慢慢勾勒出了一副改造八旗的蓝图。没力气、骑马she箭不过关?也行,给你们火器,站着点火总会吧?
面对四处冒烟的局面,胤礽必须考虑得长远一些,为自己准备后手、储备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留着,此人有用。康熙亲征葛尔丹的时候,戴梓造的&ldo;威远将军&rdo;pào,建过奇功的。准噶尔那里,也是骑兵么。而且,准噶尔与俄人jiāo好,手上也有火器,对付他们,只好用更qiáng大的火器了。
真不幸啊,这年代最天才的武器专家,是在咱手里的。以前呢,用他是有种种顾忌,现在找到了一条看似可以利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老了!可用最好,不可用,他也扛不过岁月了。
胤礽勾了勾唇角,这个老货有价值啊!想了想,他也写了封信给蒋霆,令其查明戴梓在盛京的行为,事无巨细,一一报来。泪流满面,打仗要花钱啊!朝廷快没钱了啊,速战速决最好了,不然我也不用费这心啊!
还有,密令蒋霆,你给老子保密!这事儿先不能告诉老爷子,你在盛京也给爷当心点儿。
‐‐‐‐‐‐‐‐‐‐‐‐‐‐‐‐‐‐‐‐‐‐‐‐‐‐‐‐‐‐‐‐‐‐‐‐‐‐‐‐‐‐
淑嘉写完了信,了了一桩事,紧接着又来了另一桩:她新挑的宫女终于训练完毕了。可以指派重要一点的差使了。
红袖过来汇报的时候,淑嘉就觉得脑袋一抽,这些宫女的名字,实在是……挺让人吐血的:&ldo;得先换个名儿,不然这叫一声儿大妞,倒有八个一齐答应的,谁知道是叫谁啊?&rdo;
红袖听她这么一说,也笑了:&ldo;还真是,&rdo;又顿了顿,&ldo;只是不知道要怎么安置她们?论起来,那两位那里的人,明年就该换了。这是要主子发话的。给她们不那么妥当的,怕生事。给妥当的,咱们这里就……&rdo;
淑嘉一扬眉:&ldo;不必妥当,老实就够了。怎么到现在还有不老实的人么?&rdo;
红袖俯身解释道:&ldo;主子,您当初挑人的时候就看过一回了,奴才这不是怕有个万一么?&rdo;
&ldo;万一?这世上,什么事儿不会出个万一呢?&rdo;淑嘉微一哂,比如高三燮等人,是康熙派了来的,又被东宫拉拢了,现在你说他们是铁了心的跟着皇帝走还是完全为东宫考虑的呢?这样的人物都不能完全保证了,又何必盯着宫女不放?&ldo;都叫过来,我先看看,取了好分辨的名儿再说别的罢。&rdo;
红袖领命,去把八个宫女都带了来。宫女们心下颇为忐忑,在东宫训练了这么些天,连主子的面都没见过几回,现实已经教会了她们第一课:忍耐。左右一看,还有七个与自己同等身份的人,东宫里还有几十个比她们资历还老的宫女。太子妃身边儿光宫女就八个,离了哪个会不行呢?
这两年的时间里,姑姑们除了训练她们的规矩、活计,更是在行动中教会了她们认清现实。比如,你碍到主子了,也不打也不罚,只管派你去gān粗活,闷到你三十岁了,什么资历也没有,宫里不要你了,出去也没人看重,一辈子就完蛋了。
乖乖跟着主子走吧,还能有恩典,至少在宫里的时候待遇会好,放出去的时候说不定主子能发个话。
宫里对宫女的管束极严,不得命令出不了院子。一来就被分到了东宫,与外界接触几乎没有,习惯xg的都让把人习惯得与东宫亲近了。
八个宫女分成两排,红袖咳嗽一声,又附在淑嘉耳边道:&ldo;主子,头三个都叫大妞,后头两个叫二妞……&rdo;当然还有个三妞、五妞的,&ldo;这些是正白旗下的,那几个不是。&rdo;
淑嘉抽抽嘴角,点点头。红袖招了招手,宫女们一个一个地上来,她们的规矩已经非常之好了,淑嘉笑对红袖道:&ldo;辛苦你了,我这里也没有嬷嬷,全是靠你的。&rdo;
红袖左右一看,亦笑:&ldo;秀姐姐也领的这份差,不过主子今日派她去给贵妃主子送东西去了。&rdo;
淑嘉粗粗看了一下,先没给起名儿,只是挨着问了年龄,又问了些家庭qg况。宫女们答得略有一点儿小结巴,总的来说已是不错了。
淑嘉想了一下,对红袖道:&ldo;去把那两位叫了来,她们也该补人了,有看中的,先尽她们挑,若是没有,明年叫内务府送人来。&rdo;
红袖福一福,去找李甲氏与李佳氏去了,路过宫女们,投以警告的眼神。宫女们齐齐一肃。
淑嘉又慢条斯理地问了一些闲话,这个月见过父母了没有一类。红袖已经把李甲氏与李佳氏都带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