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隐蔽地点,不仅有树林作为遮挡,人迹也算稀少。zjgyny
对于刘虎提供的埋伏地点,俞大猷还是十分满意的。
实际上,这里距离主路还是十余里的路程,若是一般的步兵,肯定不会选择这么远的地方埋伏,因为你距离偷袭的地点太远,到时候光是行军都要耗费掉不小的体力,如何去偷袭?
但骑兵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十余里路程也就是十几分钟的事情。
“在此休息片刻,令军卒早食!”对着身后的军卒一挥手,俞大猷开口命令道。
根据情报,这对黄巾军还需要一个时辰才能行至这附近,这时倒是不用太过于着急。
第一百二十一章截杀(中)
一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
此时在一条通往南部的主路上,一个个人影由远及近,渐渐显露出来。
这些人组成复杂,有身批铠甲、骑坐在高头大马上的九尺壮汉,也有手拿着长刀、面无表情的普通军卒。
当然最为显眼的还是行在最前面的一个中年男子。
这人骑着一匹棕黄色的战马,手里拿着的则是一把丈八蛇矛,光是这一身装扮就知道不凡,尤其是此人手里拿着的武器,此时在阳光的照耀之下,竟隐隐流露出一丝寒光。
这中年男子名叫万秉,而其身后的这些军卒正是此次前来支援赵抵的黄巾军。
和刘石一样,万秉同样是马相召唤出来的武将。
其人性格坚毅,在前世的时候,即便是面对孙权大军尚能做到誓死不降,其性格有此可见一斑。
一般来说,像是这种性格之人大多是有某种异于常人的坚持,万秉也是如此。
在前世,万秉坚持的可能是信念、地位等等,甚至有可能仅是看孙权不顺眼。
但此时身为马相的召唤武将,他当前最大的想法便是统一资中县,甚至是武阳县或者说整个天下。
这已经超脱了忠诚这个概念,要知道就算是忠诚度满值之人,在特殊的情况底下也是有可能掉的。
毕竟人都是有自主思维的,当你的做法触碰到对方的底线之时,忠诚度自然会跟着下降。
这种例子自古就有,最典型的就是三国时期张秀的复叛。
张秀一开始投降之时肯定是真心的,可能忠诚度不会很高,但至少没有到再次反叛的地步,不过曹操的做法却触碰到了他的底线(霸占了张秀的婶子),而这也是张秀反叛的导火索。
与张秀不同,像是万秉这种人,一旦认定了某种事情,那可是万事皆可抛的,说是死忠也不为过。
而这次带兵支援赵抵,实际上也是万秉主动请缨的。
此时骑在高大的河曲马上,万秉的表情却有些凝重。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杂草一般不停地在脑海里生长着。
虽然在行军之前,万秉已经派出了数十名探子前去通知赵抵,但心里还是有些犯嘀咕。
尤其是临走之时刘石所说的话,更是加重了万秉的猜测。
按照刘石所说,这次武阳城尽遣精锐攻打王饶极不正常,面对这种情况,自然不能以常理镀之。
武阳城兵少势弱,但贵在精锐,若是想反转就必须兵行险招,其极有可能会率军偷袭赵抵。
赵抵手底下虽然有四千余人,但大多是普通军卒,精锐之士仅有不到一千人,至于黄巾力士更是只有寥寥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