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异世明皇有声 > 第130部分(第2页)

第130部分(第2页)

“皇上所提,微臣不知而不言,但皇上说大明坏在微臣等人身上,臣等万死也不敢应。臣与各位臣僚秉从列祖列宗家法,条条皆有典籍可查。大明历代臣子也是如此,微臣驽钝,不知何以大明就坏怀在微臣等手上。皇上要如此责臣,微臣惶恐,就此请求致休归里,不阻贤能之士!”

我冷笑的望着郑三俊道:“哼,好个列祖列宗的家法!要是真的有用,也就不会唐宋元明了!说得自己好似国家栋梁,结果全是井底之蛙。可惜,朕的崇祯朝就没有于谦,张文忠这样的能臣干吏。‘法无常理’都不懂!今日你们的表现,更让朕决心改制科考。你们全都下去想想,明日再议!退朝!”

我说完也不理下边的大臣们,径自拂袖而去!方正华喊了声退朝后,连忙跟了上来。

回到东暖阁,心里总觉得不舒服。以前虽然也跟臣下有过意见相左,但都没有这次厉害。这一次几乎所有的重臣都保持了沉默,这意味着什么?!我应不应该用至高无上的君权来推行我的新政呢?回想每一次改革,往往都是要用人头来开路的。我是不是也该有铁血的一面?!

“方正华,你觉得朕跟大臣们,谁对呢?”

方正华连忙答道:“皇上,这是朝廷政事,奴才不敢插嘴!”

“朕只是跟你闲聊,你且说说看!”

“奴才觉得这事没有对错!”方正华小心翼翼的答道。

“为何?”

“奴才觉得皇上的所言所行都是对的,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到。大明几十年的财政困难在皇上手里得到了缓解,女真人也被皇上遏制住了。特别是遵化一战,要是换了别人,只怕京师都保不住!皇上做的一切都有深意,奴才虽不明了,但奴才相信!至于跟大臣们的争执,让奴才想起了宫里老太监们说起前朝的几次争吵,又是何来的对错呢?!”

前几次的争吵?方正华说得只怕是‘大礼仪’之争,还有万历年间立太子的风波,最后君臣相争的结果是大家都错了。我回想这几件事情,不由深思起来。

乾清宫里的大臣们见皇上走了,都跪在那不敢乱动。过了好一会才有太监出来道:“皇上口谕,各大臣先行退下,明日再来商议!”

这样,大臣们才爬起身来。跪得久了,两脚麻痹,不少臣子都拖着腿,一步一步往外走。

“韩辅,皇上这样,咱们做臣子的总不能不闻不问吧?!”走在后头的郑三俊叫住了韩鑛。  其他人听见郑三俊这么说,也纷纷道:“郑大人说得是,咱们要劝谏皇上!”

韩鑛心中正左右为难,见郑三俊这么问,便反口问道:“那郑大人又以为如何?”

“自然是上奏折劝谏!”

韩鑛摇头道:“上奏折只怕不妥,要是我等全联名上奏折,则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众人听了也有些犹豫,钱龙锡见大家意见纷乱,恐有什么变数,便开口道:“既然没有想到什么好法子,不如各位到内阁小坐,大家一起商议个周全的办法来。”

大臣们一想也是,便齐齐到了内阁。分坐好后,郑三俊先出来点明主题:

“各位大人,郑某是不赞成让胥吏为官的,这其中的祸害显而易见,他们无德无能,以后凭那点小聪明管制一方,危害甚烈。再者各位都知道,皇上不是满足于天工学院的那些工匠,而是整个科考。只要这次通过了天工学院的事情,科考被改动就即将到来。诸位大人都是科考上来的,科考惟才是举,这样才能为朝廷选拔贤明。那些不懂圣人之说的胥吏何来操守?我等不阻止,大明的基业可真要坏在我等手上。百年后,世人又如何评价我等!天下千万学子的前途就在我等手上,是以绝不能让皇上另开仕途!”

刑部尚书张致则无不忧虑着道:“此事若通过,天下学子知悉,还不知是个什么境地?!”

众人都点头称是,礼部尚书李标抚掌赞成道:“两位大人大人说得是,这些胥吏工匠连会试都未通过,只是懂得不务正业。他们可以为吏,但不可为官。不然以后吏部可就有得忙了,李大人,你说呢?”

李标下的温体仁心中不由暗骂李标狡猾:原先在皇上面前又不敢说,现在就说得这么大气。不过这样的场合下,他自己也不愿表态,所以他选择了沉默。王应熊跟他甚有默契,两人相对一眼,都明白对方的心思。李标的意见,也就代表了礼部的意见。

吏部尚书李长庚心中有些犹豫,只是含糊道:“此事事关重大,大家要跟皇上从长计议!”

成基命也帮腔道:“各位大人,在下觉得不宜采取过激的方式,如果激怒了皇上,我等不过也就是舍去一身性命。但换上来的人能够似我等逆龙鳞谏忠言嘛?君臣相争,最终受害的是大明,是普天的百姓!”

郑三俊又问道:“若是皇上不答应呢?”

“在下会跟皇上说清各种利弊,皇上乃圣明之君,不会是非不分!”

郑三俊不置可否的笑了一声,转而对张惟贤道:“英国公又以为如何呢?”

张惟贤呵呵笑道:“本公可是一个粗人,科考的东西我也不太懂,能够在兵事上对皇上有所裨益已是侥幸。其它的事情,我还是听各位大人的意见!”

郑三俊还要说什么的时候,韩鑛起身总结道:“既然如此,还是按成大人的意思办,这样慎重而不冒失。君臣之间就该同心同德,皇上有什么不妥的举动,我等大臣上殿劝谏便是。”

“在下支持韩辅的建议!”贺逢圣总算找到说话的机会。先前在大殿,他本觉得应该站在皇上那边,但皇上的话,将大臣都一棍子打翻在地,他就不好出来说话了。而且贺逢圣内心深处,也不愿科考制度被修改。

“老夫也觉得慎重点好,一切都还在商议中,不要将事情闹大!”一向持重的钱龙锡也表了态。内阁辅,次辅都这么说了,六部官员们自然遵从。

众人回去后,都在思虑着如何劝谏皇上收回成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