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仅此而已。
对于编程,能不触碰,我尽量不触碰。
想想真是可怕,十多年了,
我的编程能力还只停留在硕士毕业时的水平。
然而,当我确定以后要职业写作,
只花了两年业务时间,
我已经看了不下于60本相关背景和技巧的书籍。
为了让写作更加理性,还特意去学了心理学,
当心理咨询师。
为了丰富写作素材,
我大量积累哲学、经济学、历史方面的书籍,
并且笔耕不辍地进行练习。
当孩子真正爱上一件事情时,他才会自我驱动,
会为了实现目标,逼迫自己不断寻求突破,
不断找到需要学习和练习的缺口,
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也许有时熬夜加班、废寝忘食,
但依然会觉得幸福,有价值。
鼓励孩子不断“试错”
记得有一期《非常静距离》,
霍建华讲起过出道历程。
小时候,他一直梦想当歌手,并不喜欢演戏。
为了接触到更多歌唱资源,
霍建华只好“曲线救国”,选择去演电视剧,
却没想到从此爱上了表演。
当霍建华立志当歌手时,
可能从未想过将来会走上演艺路。
同样,当孩子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也很难判定,它到底是对是错。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心流体验”,具体表现为:全神贯注地投入,
经常忘记时间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获得了一种难以名状的乐趣体验。
如果一件事情,能够让孩子有心流体验,
那么,请坚持下去,
因为,这就是他“内驱力”所在。
尊重孩子的感受
前几天,舅舅打电话,聊起了表妹。
“钢琴学得好好的,说不学就不学了?
女孩子家家的,打什么羽毛球,
还有没有点淑女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