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六零年代饥荒记格格党 > 第144章 野人(第1页)

第144章 野人(第1页)

几天后就到了除夕,这是两家人逃荒以来的第二个年头,也就是六三年大年夜。

昨天晚上的时候,天上又洋洋洒洒下起了大雪。

古小满一大早起来,发现又捂了一场大雪之后,就赶紧带着几个黑狼崽进了山谷。

他要检查一下昨天整理好的陷阱,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收获,大雪过后的融雪,才是真正低温的时候,那时候就只能坐在炕上打发时间了。

……

冯光辉和查良田同是插队皖州某山村的知青,当时插队的地方距离荡山并不算远,差不多有五十公里上下。

两个人的家是西京市,父母都是军方转业人员,家里情况在当时算是中等偏上。

那个年代别说转业的普通家庭了,就是在职的高干子弟也免不了上山下乡的命运。

俩人在家里都是没吃过苦的人,到了农村后吃不饱和加上繁重的田间劳作,直接就开了小差,并且蛊惑一个西京临市的知青一起出逃。

三个人因为逃兵的身份,一路根本不敢见人,走的全是山沟野洼,背人的荒野。

途径伏牛山的时候,临市的知青因为踩空,直接坠落山崖而亡。

俩人当时都要吓尿了,最终绕了大半天的路,这才找到同伴尸体,匆匆掩埋之后,俩人就更不敢不见人了。

其实古氏父子最初逃荒上路的时候,碰上的就是他们,不过双方都给吓了一跳,相互谁也没有搭理谁就擦肩而过了。

两个人在半年前躲躲藏藏的返回西京,却发现家里早就知道了他们开小差逃跑的事。

而且这行为直接导致父母在街坊面前抬不起头,兄弟姐妹的就业也严重受到影响。

尤其是查良田,因为祖上的问题父母在单位都被孤立,成了没人愿意搭理的边缘人物。

知青逃跑在当时的影响大多有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对自身的影响,通常会长期面临严重的心理压力。

第二是生活限制,逃跑的知青在被抓回去后,其言行会受到特别照顾,甚至被监视,自由受到严重限制,生活条件比之前更加艰苦。

第三是对知青办的影响,逃跑现象的频发可能导致其他知青的士气低落,影响整个知青群体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

第四是信任危机,逃跑事件可能引发知青之间的信任危机,尤其是对于那些表现好的知青,他们可能因为成分问题或受不了特殊帮助而感到孤立和歧视。

第五就是对社会的影响,逃跑导致管理难度增加,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追捕和安置逃跑的知青,同时也增加了对知青的管理和控制压力。

知青逃跑事件在当时的社会上被视为不良行为,影响社会对知青群体的看法和评价,进而影响知青的家庭和社会地位。

第六点是最主要的,那就是对家庭的影响,他们的逃跑往往会给家庭带来灭顶之灾。

尤其是对于那些成分不好的知青,他们的家庭可能会因此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斥。

当时知青逃跑现象不仅对知青自身、知青集体,还对整个社会和家庭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管理的复杂性以及知青群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困境和选择。

回家不被理解和包容,再加上来自社会的压力,两人最终又结伴逃进山里,成了食不果腹的逃荒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