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济民收起桌上的东西大声说道:“傻什么呢?走吧!”
李白石回过神抬头一看,原本坐得满满当当的休闲区几乎没有一个人影,他无法置信地四处看了一圈,对康济民惊讶地问道:“怎么这会儿一个人也没了?”
康济民苦笑一下:“没有不是更清净吗?回去吧!”
半小时后,李白石的老伴打通他的手机:“老头子,刚才有一辆货车送来一件高大的木雕,像是罗汉,还请来吊车,吊下后十几个人前呼后拥抬进屋子,茶也不喝一口全走了,现在全家都飘着檀香,舒服极了!老头子,这么大一件东西恐怕得花个一两万吧?”
李白石“唔”的闷哼一声,手机接着掉到地上,整个人差点斜斜倒下。
大惊失色的康济民眼明手快,一把抄住他,看到他像抽筋的样子,急忙问道:“老哥你怎么了?”
“你…你家小子…他真干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角力
加专家考察团的黄文志的河内之行颇有收获,由于考都是围绕一个“医”字进行,黄文志有幸结识了越南医疗卫生系统的众多高官,数年来他在边境贸易和转口贸易上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也为他赢来了巨大的声望。
有着一口流利的越语,更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与越南工商界的长期交往经验与人脉,使得黄文志很容易被医疗卫生系统的越南官员所接纳,加上今年正好是越南大力发展医疗、制葯等行业的第一个改革年,黄文志顺利地与越南卫生部和凉山省政府达成合资成立制葯厂意向,同时,越南卫生部主管葯品监督的副部长,已经同意授予黄文志每年申报不高于五十种中成葯进入越南市场的特许经营权。
如今,黄文志的办公室墙上显要位置,悬挂着一张大幅合影照片,这是他此次河内之行受到越南副总理兼国家银行行长阮晋勇接见时留下的。
令人惊讶的是,两人的长相竟然有三分相似。
由于连续近三个月的住院治疗,黄文志落下了许多事务,等他听完十余个分公司的早请示、晚汇报之后,时间也到了八月底。
而从现在起,一直交由康宁主管的走私这一块,即将进入全年的黄金季节,因此黄文志觉得该是下大力气的时候了。
对于康宁一步步推行的“风险与收益挂钩”的经营方式,黄文志总体上还是非常欣赏的。其实两年前他就有过这样的想法,遗憾地是当时遭到他大哥黄文清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弟兄们哪有这么多钱来承担风险?如果一意孤行。很可能导致下面的各个部分从此各自为政,走向分裂的道路。
因此黄文志哪怕一直与各大小势力保持着松散的主从关系,也不敢轻易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与默契,然而这次康宁的改造成功,正说明他自己原来的想法是可行地。
黄文志没有检讨的两点是:正是因为他对自己大哥黄文清的过多让步,黄文清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根本就不愿改变现状;其次就是黄文志没有扶持众多战斗在第一线的弟兄们富裕起来,就算弟兄们想改变,也没有能力承担哪怕干十次才会出现一次的风险。
而所有这些。都被嗅觉敏锐的康宁看在眼里,通过对小六和兔子的扶持与让利,使得富裕起来地弟兄们具备了承担风险的经济能力,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康宁严谨细致、公平公正的行事风格和优秀地组织能力,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把风险降到了最低点,使得众多感恩戴德的弟兄们愿意为他卖命。
黄文志略感失落的是,康宁如此一来虽然提高了效益。降低了风险,但是昔日对众多走私小集团的约束就不复存在了,如今第一线的走私小集团在黄文志眼里已经接近于“雇佣军”的角色,但经郭鹏解释之后。黄文志也就慢慢释然。
郭鹏的原话是:“这样更好,等于我们彻底和走私划清界限了,只要小宁替我们把住就行,我们这么多合理合法的生意还忙不过来呢!”
其实,这一枪尚未将黄文志打醒,倒是把他心里地怨恨与报复的怒火点燃。
虽然这数月来,分别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商人趁东港公司的混乱和银海公司的疲软迅速崛起,三个不同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参与竞争而且越做越大,但这并没有消减黄文志心中对银海公司的仇恨与愤怒。
黄文志从醒来地那一刻起就认定。袭击自己与杀死自己大哥的幕后黑手就是银海!
为此,黄文志已经拿出五百万元悄悄运作,同样是暗中聘请越南杀手调查此事,一旦确认是银海做的,他将会发起致命一击。
相信在确切的事实面前,香港、广东、广西和越南的黑白两道的朋友。也不会因此责难自己,这就是做大之后不得不遵循的潜规则:恩怨分明,盗亦有道!
现在摆在黄文志面前的首要工作,并不是在生意上与停滞不前的银海公司一较长短,而是紧紧抓住康宁这张已经能轻易改变双方胜败局势的王牌。
只要将康宁控制住,就等于控制了走私势力地百分之六十的力量,其他散兵游勇占据的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