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北辰萧干脆就没再动,还是守在这里。
只不过,他把更多的人放到元水河以南去打探消息。
消息一条一条传回来了,他对局面也有了更直观更清楚的了解。
而认识得越清楚,他越是心惊。现在斥候们在安岭发现的流寇骑兵,数量已经达到了至少两万余,
而且这还只是在这几十里方圆内!
现在安岭周边流寇骑兵的密度相当大。
因此北辰萧麾下的斥候们跟流寇骑兵撞见了好几次,互相厮杀几场,各有死伤。
但总体来说还是北辰萧这边占了些上风。
大约有一半左右放出去的斥侯和敌人见了仗。
他们回到营地中之后很是兴奋的四处说。
那些还没跟敌人打过的一个个听了之后心中都是颇为艳羡。
他们一点害怕的情绪都没有,反而盼着王爷开恩,明天把自己也放出去,让自己也跟那些流寇骑兵好生打一打。
士卒们求战心切,北辰萧很清楚。
但他却不得不严令约束,让他们尽量少跟流寇骑兵接触。
毕竟跟对方接触得越多,打得越多,死伤就越多。
他手下就这点人可经不起消耗。
而且,一旦打的多了接触的多了,对方对他们的底细也会更加的清楚。
而北辰萧,现在就是不愿意让对方摸清出最自己的底细。
他现在猜测着,敌人应该是已经知道有这么一支骑兵突然出现在附近,但应该还摸不清楚他的身份。
不过应该可以确定是官兵无疑。
接下来几日,北辰萧一直待在这里并未离开。
因为这些流寇聚集在这里,肯定是有所图谋,而且他们的目标是什么?
很显然对方的目标不是自己。
因为,通过这几日接触对方肯定已经知道了他的存在,甚至连他扎下的营帐所在的具体位置,也都清楚了。
有一次,北辰萧在营门口远远地望见元水河南岸有一支流寇的骑兵队伍,遥遥向这边望过。
但是他们很快就离开了,并没有管自己。
也就是说,对方已经知道他的具体位置,但是却并没有对他采取任何措施。
他们为什么会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便是他们还有更大的图谋。
而北辰萧则是根本不被他们放在一起。
在这片地方,谁有这么大的价值?
北辰萧思索的时候,卫浚过来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