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上前解释:“大军延河扎营,水取自济河。”
刘辩的心沉了下去。
济河的水是从大野泽而来,不知漂浮了多少尸体。
济河的河水他也看了,流量充足,可供大船通行,够八万大军随便喝。
但济水被染红了!
别喝出瘟病来。
刘辩继续询问:“战场上的尸体,又是如何处理的?”
皇甫嵩不明白天子怎么对这些小事如此关心,回道:
“征调民夫搬运到空地堆着了。”
足足堆了好几座尸山。
刘辩这时候看到几个民夫,还拉着板车在军营里进进出出,心里的不安感越发强烈。
“不行,传令到各营,取水不管是何用,必须先行煮沸。”
皇甫嵩怔然,这得多大成本?
需要组织多少人去砍伐树木。
刘辩沉声道:“这是旨意,另外,对所有征调的民夫,全部进行造册,出入军营需要登记,每搬运完一日,必须停下休息一日,由随军郎中进行观察,一旦有发热情况,需要立刻隔离救治。”
一席话落下,众将全都摸不着头脑。
郭嘉倒是想到了什么,面色凝重的让人准备笔墨,将之全部记下。
刘辩继续道:“另外,所有搬运的走的尸体,不可堆积,不可暴露在空气中,要么焚烧,要么挖坑全部掩埋,不管是焚烧还是挖坑,要远离水源……”
吩咐完了之后,刘辩目光严肃的看向皇甫嵩。
“老将军记住了吗?”
呃……
皇甫嵩噎了半晌,最后转身把身后的曹仁揪了过来,询问道:
“记住了吗?跟陛下重复一遍。”
这次曹仁再说一遍,他肯定能记住。
曹仁硬着头皮回道:“末将……应该……这……”
好在这时候,郭嘉放下毛笔,笑着走了过来,将写满了字的纸张,交到皇甫嵩的手里。
“老将军可按此而办。”
皇甫嵩一看,长舒一口气,朝刘辩拱手道:
“老臣遵旨。”
刘辩这才放心,满意的点头。
进了大帐,他一刻悠闲也没有,升帐操办起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