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三叔是少数能和陈浪有些共同语言的人,而且一直对他不错。
三叔家的生意一直比较惨淡,他想为三叔拉些生意。
一举两得。
而且陈浪查过资料,明代折扇还没有流行起来,只有少数贵族能玩得起。
主要生产基地还在日本和朝鲜。
折扇仍旧属于奢侈品。
把奢侈品做到平价化,是个思路。
陈浪亲自走访之后发现,这个时空确实只有高端折扇,也就是手工折扇,每把得几两银子。
普通老百姓根本玩不起,甚至中产阶级都玩不起。
而中低端折扇,也就是机工折扇(机器流水线生产),普通老百姓都能买的起的那种,大明时空则完全没有。
这片市场是一片空白。
而且折扇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占地方,不重,非常适合来回穿越时携带。
陈浪在河东岸下了船,来到一处临河的街道。
找到摊位后,他便坐了下来,将布包里的几十把折扇拿了出来。
并打开了好几把,以吸引客人。
你还别说,这花花绿绿的折扇,还真能吸引眼球。
摊位刚摆上不久,就有人过来问价了。
“小哥,这扇子多少钱一把?”一个穿着蓝色直裰的年轻人站在了摊位前面,试探的问道。
“五钱一把!”陈浪精神一振的回道。
听到报价后,年轻人和他身旁的朋友互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诧异的神色。
二人每人挑了一把,仔细的观摩起来。
两个年轻人见折扇制作虽不及传统手工折扇精美考究,但价格却便宜如此之多,顿时便有几分惊喜。
这个时空的折扇,要么贵的要死,需要好几两银子。
要么,就根本没有,中低端市场完全是空白。
二人把玩了半天,仍旧不舍得放下。
这种大富大贵家的公子哥才能把玩的东西,稍有点钱的年轻人又何尝不想拥有一把呢?
最后还价道:“小哥,三钱如何?”
陈浪道:“四钱,不能再少了!”
两个年轻没做多少犹豫,便都掏了银子,一人买了一把。
其余的折扇,两个时辰便售卖一空。
陈浪包裹里多了一大堆散碎银子和崇祯通宝。
20柄折扇,卖了8两银子,陈浪粗略算了下,这个时空一两银子倒腾成人民币,大约能得约110来元,8两近900元,进价4块多一把(还有更便宜的,不过陈浪选择了质量较好的),总成本约100,净赚约800块。
这么看,赚钱能力相当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