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种陈浪还没有完全想好,暂时就用雇佣制。
干一天活,给一天钱,并且押半年工资。
前半年只给饭吃,后半年才陆续给工钱。
不怕这些人玩花样
这个时空劳动法还没有那么健全,所以,在这方面陈浪倒是没有太多顾忌。
。。。
次日上午。
吴越,王厚才,沈建,苏方正,李诚浦,左猛一齐到了集贤书苑前院的会客厅。
这是陈浪专门命人收拾出来的几间连一块的宽敞大客厅,作为往后开会商讨事宜之用。
其典雅豪华程度一点不输赵县令家的花厅。
中间是一条特质的实木大长桌,长两丈,宽七尺。造型简易,但看起来简约而不简单的模样。
这么大一木桌放在这个大客厅中仍旧没有一点拥挤感。
木桌旁边摆了十多个放了垫子的老式木椅。
每个位置上还摆了个小本本与一支模样怪异的签字笔,以及一个崭新透明的玻璃杯。
长桌前面是一面装了小黑板的架子,架子上放了一盒彩色粉笔。
众人有的见过这些新颖物事,有的则没见过。
都新奇的把玩起来。
王厚才还拿了粉笔在小黑板上写写画画,还试图用毛笔的书法运笔方式写出几个字来。
发现大不相同,但仍能有所发挥,不禁笑意连连起来。
两个新雇来的打扮的干干净净的年轻女仆拎着两个奇怪的水壶,正在给桌上的杯子里加水。
倒出来的水热气腾腾。
大家基本都知道了,这东西叫热水壶。
热水装进去能保温,效果非常好。
现在基本的草台班子已经搭成,往后这种会议将成为常态。
众人拿着漂亮的玻璃杯,品着上好的龙井茶,摆弄着字迹细到令人发指的签字笔,都有一种老板今年赚钱了,事业蒸蒸日上,年终奖一定非常丰厚的赶脚。
会议很简单,就昨晚陈浪写的细则草案进行一番讨论。
众人都有些狐疑。
近一个月杭州城确实涌入很多流民,据说有二三万之多。
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陈浪的预估,真的比想象中还要多。
陈浪每天看不到新闻报纸,也不知道大西北农民起义闹到什么程度了。
但突然出现的这么多流民,也能让人大致感觉出来,那些地方恐怕真的很乱。
不过众人都非常疑惑,东家招这么多流民干什么?
这些流民又脏又臭,身上没准还有病,而且养活这么一大群人,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苏方正率先发出疑问道:“东家,您招这么多流民做什么用?”
陈浪道:“我承包了县学的五百多亩学田,需要人手去耕种,这些流民不正好是现成的劳动力吗?”
吴越道:“东家此举倒是一举两得,不过最近世道不靖,连杭州城周边都时有匪患,官府对匪类拉流民入伙之事十分痛恨,我们行事要小心谨慎,不要引起官府猜疑的好。招这么多流民,恐惹官府怀疑,被安个聚众造反的罪名都是有可能的。”
陈浪道:“吴镖头说的是,那就先不要大张旗鼓,一边招收,一边试探官府的反应。”
王厚才道:“吴镖头担心的是,不过在下最近往县衙跑了几次,赵县令的意思是,由于各地流民闹事不断,皇上与百官都痛心疾首。但现在官府拿不出银子,赈灾不力,所以并不反对民间组织的赈灾。只要是当地有名有姓的士绅、商人组织赈灾,官府一般只会安抚,不会阻挠。”
陈浪道:“和其他大户缙绅一样,到府衙报个备,即可光明正大的赈灾。”
众人这才心下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