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病叫胃肠湿寒加之泄泻症,是寒邪入侵经络引起的,如果我没切错,你的体质本就偏属阴寒,所以你的肠胃不好突然感到燥热是因为你体内因某种原因引起体内有火气上升,所以在喝了瓶凉水后,加上你常年没吃过生冷东西,体内对生冷东西没有一点耐受性,引发寒热在经络对冲。”
蔡老师听了点点头,回想起来,可不就是因为燥热喝了瓶凉水后,才开始感到腹中绞痛。
霍主任虽然不怎么懂中医,但听萧煜讲的也有一定道理,就说道:“难道西医的诊断不对吗?”
“我不怎么懂西医,但是想来霍主任的诊断不会错!但是西医只是治标!”萧煜露出他那标准的人畜无害的微笑说道。
“病人因为寒热两气,侵袭胃肠经络造成,如果只是治疗肠胃炎症,你就是治好后,阴寒之气还存在于经络,胃肠炎还会复发!”
“就像病人的肠道,表象是菌群紊乱,但想过没有,把肠道比作是一块地,菌群比作庄稼,如果在地底放入一块冰,你就是在这个土壤上边,种几茬庄稼它也不可能活。这也是为什么久泻不止的原因。”…;
西医治疗是胃肠炎就消炎,菌种紊乱就调菌种,不会去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炎症和菌种紊乱,这就是常说西医治标的原因。
而中医却治疗的是这块土壤,把存在于地下的冰块拿走,而后在调节病症,这就是中医的治本。
众人一阵愕然,霍主任做为一个全国有名的专家竟然跟萧煜在那讨论病情,全部傻眼了。尤其陈靖海,霍主任是他请来的专家,为的就是对付方圆和萧煜,但是没想到两人竟在那讨论起病情。陈靖海真想上去把臭骂萧煜一顿,但是刚才被霍主任喊,而且这个霍主任可是姐夫也不愿意得罪的人,所以只能自己在那干着急。
霍主任可不管这些人的想法,扭头看着萧煜说道:“你是说病人寒气凝结于经络,导致病人大肠冷寒,所以才会腹泻不止。”
“正是”萧煜点头道。
霍主任沉思片刻说道:“按你所说,病人是由寒气入侵,那高烧不退有如何解释呢?”
“病人原先不是说燥热才喝的凉水吗?病人是寒性体质,如果这种体质感到燥热说明体内火气已经非常旺盛了,又是因为寒性体质,冷热不两立,所以病人喝凉水后,两寒并拢合成一股使得寒气大盛,驱赶火气于体表造成了他的高烧不退。”
听完萧煜的解释霍主任沉思半晌点点头,道:“嗯,你说的很有道理”。
第十二章 华佗九针
萧煜打开行医的药箱,拿出一个针灸用的针包,抽出金针,动作无比娴熟的擦拭消毒。把针依次放到一个医用托盘上。
“脱掉他的上衣“萧煜对着工作人员说道。
萧煜话音刚落,霍主任就主动过来帮助蔡老脱掉了上衣,萧煜拿过医用托盘,拿起一根金针,手轻轻一翻,轻弹一下就扎了进去,萧煜连续九次把九支金针插入胃腹之中的九大穴道,整个过程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就像一只手在病人的肚子上跳了支舞。
扎上针,萧煜食指在九根金针上依次轻弹,等他弹完一遍,第一根金针正好停止了颤动,萧煜按照顺序在次弹起。
蔡老躺在床上,看着萧煜的手指犹如精灵一般在自己的肚子上轻舞,等萧煜把九支金针全部扎入,在床上被病痛折磨的不成样子的蔡老,突然感觉到一股热流在肚脐处升起,绕着胃腹依次流转,一遍又一遍………………
“呃…好舒服!”蔡老情不自禁的呻吟道。
屋里众人看到蔡老才刚扎上针,就已经不复刚才痛苦的模样,全身渐渐放松下来。“嘶……嘶………”一阵阵急促的吸气声在屋内响起,大家齐呼不可思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震惊。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萧煜这一手针术简直颠覆了众人的认识,尤其是蔡老,蔡老也找他那个中医朋友给扎过针灸,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神奇的效果。蔡老一晚上拉了十多次,今天他就感觉屁股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拉于不拉也不由自己控制,反正只要肚子一阵绞痛再看就已经拉了,这种痛苦可不是一般人能扛下来的。
没想到几针下去,肚子里升起一股暖流,顺着胃腹依次流转,刚刚还按捺不住的便意,顷刻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霍主任虽说不懂中医,但他对一些基本的穴位还是知道的,当他看到萧煜每一针都扎在胸腹大穴上,一阵心惊肉跳,萧煜扎的每一个大穴,在武侠小说中就是叫做死穴的大穴,这种穴位只要错上一分可能就会致命,等萧煜扎完,看样子萧煜倒是气定神闲,反而站在边上的霍主任却是满头大汗,看萧煜扎针简直比他做上一场手术还累。简直太刺激人心了。
等到萧煜依次弹完九遍,时间刚好过了九分钟。萧煜依次把金针取了下来,消毒擦拭完放入针包,如果细心就会发现萧煜用的金针也是九寸。
“可以了,一会我再开几贴药吃了就会好。”萧煜淡然一笑说道。
其实萧煜这次行针所用的针法,就是得自钟馗的记忆,根据记忆这套针法是华佗晚年所创,只传授给了关门弟子钟无言,也就是钟馗的先祖,华佗被害后,这套针法就在钟家传承了下来。钟馗身死,华佗一派的传承也就算断了,但华佗的功绩一直流传到现在,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