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骂得郭络罗氏整个人都懵了,待回过神来顿时脸色又青又白。
从皇贵妃到太后到皇上,宫里三大巨头排着队来申饬她,今日这一遭过后,她郭络罗氏还如何在妯娌间立足?还有什么脸面出去见人?什么天下第一妒妇,她根本就成了天下第一笑柄!
为了区区一个贱婢怀的贱种,却恨不得将她这个堂堂嫡福晋踩进泥里去,凭什么!
各家各院里哪个没有过这种事?嫡妻和小妾庶子本就水火不容,不说别家,就她那几个妯娌,哪个手里又干净了?凭什么别人做都没事,她做就不行了!
郭络罗氏满心怨愤不甘,她承认自己的做法确实鲁莽冲动了些,可她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原本她就没打算留下那个孩子,只是原先打算暗中下手的,却没想被那贱人激怒,一时不曾控制住情绪。
落到眼下这个地步,她只后悔自己太冲动,怨愤皇上太后等人不公,更恨那个怀上贱种的贱人。
可再恨她暂时也不敢做什么了,现在不止胤禩厌恶憎恨她,上头的三大巨头也对她满满的恶感,她怕自己再惹到上面,赶明儿说不准哪天就该“病逝”了。
郭络罗氏黑着脸回到自己的屋子,带着满心的耻辱、怨愤以及惧怕,还不曾坐下,便听下人来报说太后那边又遣人来了,这回却是送来了四名如花似玉的美人。
可以看出,这四人绝对都是太后精心挑选出来的,环肥燕瘦各具风姿,不说容颜绝顶,却也个顶个都是一等一的大美人,至少比郭络罗氏要美多了。
四个人排成一排往那儿一站,瞬间屋里都增色不少,连女人瞧着都感慨,更别说本男人了。
郭络罗氏的脸都黑得能滴出墨汁了,只恨不能将她们全都掐死,可眼下她才惹了事,实在不敢再顶风作案,只能压下一口老血,随手打发人将那四人带下去安排了屋子。
且先留着,待日后出宫开府,看她怎么收拾这群贱人!
郭络罗氏便含恨咬牙切齿,边跪在一旁开始抄写经书。
胤禩让她抄一百篇,皇贵妃让她抄一百篇,太后也让她抄一百篇,不抄完不准出门,且还必得跪着抄,身旁还有皇贵妃派来的人时刻盯着。
郭络罗氏恨得不行,恨那个不要脸的贱人,恨“乌鸦嘴”的林瑾瑶,恨对她无情无义的胤禩,恨不公道的皇贵妃、太后,甚至还有康熙,她只觉得全世界都在针对她,所有人都作践她对不起她。
心中满怀怨恨,又怎能抄好经书?那一字一句都透着股戾气,可见她冲天的怨气,可以想见,届时这样的经书呈上去,必定会惹得太后等人愈发厌弃。
郭络罗氏自觉受了天大的委屈,实则不过是自作自受,倒是胤禩,那才是真委屈了。
小妾怀了孩子,虽然是男是女还不知,即使生出来也就是个生母卑贱的庶出,但不管如何,到底是他的头一个孩子,不说欣喜若狂,终究也是极高兴的,却谁想这高兴了还没两天,孩子就没了!
这头心情还不曾调节过来,那头皇阿玛却又怒了,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是个窝囊废,连自个儿的女人都管不好,还有什么能耐为国效力为圣上分忧?二话不说直接叫他停职反省,不想明白了就别回朝堂,只在家当好废物蛋子得了。
好不容易成了亲才一脚迈入朝堂,正欲大显身手一展抱负,结果这下倒好……停职是小,丢人才是真!
不论如何老爷子也不可能让他一直闲赋在家,停职反省最多也就一两个月,到时候他还是要回朝堂的,关键是被老爷子这么劈头盖脸骂了个狗血淋头,实在是太影响名声和形象了。
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胤禩怎能不委屈不气恨?他都快恨死郭络罗氏那个毒妇了,恨不能直接掐死她一了百了!心思不小,心肝也够黑,偏却没那干坏事的脑子!不仅颅内有疾,还是个扫把星!
一众没有手足情的糟心兄弟对老八的倒霉倒是喜闻乐见,不过前车之鉴摆在这儿,他们倒也警醒了些,暗自打定主意回家之后定要好好警告一番后院的那些女人。
那些女人之间的争斗他们不是不知道,只是大多时候都懒得去管罢了,前朝的事还忙不过来呢,哪有什么心思去过问后宅妇人之间的争风吃醋?
而眼下胤禩的遭遇却让他们猛然惊醒,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倘若连自家那一亩三分地都管不好,还惦记什么万里江山?自个儿的小家都弄得乌七八糟,凭什么让皇上对你另眼相看?
众位阿哥思及此不禁心神一震,回到家就挨个儿警告嫡福晋、侧福晋、格格,爱怎么争怎么斗随你们便,但是最好心里有杆秤,谁敢对子嗣下手,谁敢将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弄到台面上来丢人,那可对不起了,摁死你没商量。
一夕之间,各家后院都消停了不少。
于是,康熙大老爷满意了,杀了两只鸡,儆了一群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