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历二十八年三月三日李歆若继位称帝
结漪殿桃花源
桃花源中,落英缤纷,倾城绯色,美不可言。
“公主。”邹库一早带着御制的冕服,多番寻找无果,思量之下,便径直向着桃花源而来,果然远远便看到了一身碧衣的李歆若。
“嗯。”李歆若并未回首,而是凝神看着前方,任由随风飘零的桃花,落在自己墨玉般的发间。
仍旧是清香旖旎的桃花,却再无了那暖心的熟悉,那熟悉安然的桃花香,今生今世,自己怕是再也嗅不到了。
邹库见李歆若迟迟未语,侧身看去,这才发现李歆若的身后,竟是一个不知深有几何的土坑。
“将冕服拿来。”邹库这才明白,为什么公主执意要准备两套冕服,一套是按照自己的尺寸,另一套却是按照先帝的尺寸,竟是要为先帝建一个衣冠冢。
“是。”邹库躬身呈上,李歆若伸手接过的一瞬,邹库无意间发觉李歆若原本白皙如脂的纤纤素手之上尽是泥渍,甚至还有隐隐的血丝。
李歆若翩然回首,接过邹库递上的朝服,身后的侍从这才发现李歆若面色苍白,光洁如玉的额间,甚至有点点污渍,瞳目中也是血丝充斥,显然一夜未眠。
“公主。”邹库失声道,自己服侍先帝数十载,可以说自己是看着先帝如何对公主的,本以为情深似海也不过如此,可如今自己却为无双公主的所作所为,深深撼动。
执意选在倾城太子生辰之日登基,又在登基前夜整宿无眠,徒手为倾城太子立下这衣冠冢,试问,这世间,有几人能如此?
李歆若单膝跪在泥土之上,手中捧着御制的冕服,看着冕服之上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思绪回到以前,皇兄赞叹各国冠冕服侍太过单一,自己很是歆慕上古十二冕服。
而今李歆若完全按照李宸若之意,亲自设计了这一款冕服,也算了了皇兄一桩心愿,李歆若将冕服深坑之内的锦盒之中,亲手将其混着桃花的黄土洒在御制冕服之上,那一刻李歆若身后所有的侍从为其感怀,南唐李氏兄妹情深意切,可感天地,可如今却一死,一伤。
“皇兄,回家了。”李歆若瞳目浅转旖旎,倩丽绝美的面庞之上,带着让人不忍去看的笑容,如此明媚,却又寒意彻骨。
和泰殿
和泰殿中,再也没有文林刘武之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现今朝廷之上皆是陪同李歆若南征北战,打下南唐江山的股肱之臣。
“拜。”强栋声音嘹亮,回荡在空旷奢华的大殿之中,而李歆若身着明黄色的冕服,端坐在人人向往的龙椅之上,透过眼前的九旒冕,看向朝堂之中双膝跪地的众位大臣。
“平身。”声音出口,欧阳清风便隐隐举得李歆若似乎有些不对,起身的一瞬下意识的看向李歆若,却被旒冕所阻,无法窥见其容颜。
“陛下,北齐使臣求见。”殿外侍卫匆匆进殿,跪地禀奏。
“宣。”李歆若神情散朗,看向殿外。
“臣呼伦参见南帝陛下。”见进殿的人是呼伦,尹继华心中有了计较,呼伦在北齐官位不低,况且负责邦交,此行前来,必是奉旨恭祝李歆若继位。
“呼伦大人免礼。”李歆若言语中透着清冷,似乎并未因呼伦的到来有任何喜悦。
“谢陛下隆恩。”呼伦随即呈上一道密函:“臣奉吾皇圣谕,前来恭祝皇后娘娘继位。”
皇后娘娘?
李歆若眸中寒气慑人,朝中重臣闻言也窃窃私语,虽然无双公主曾单方面宣布,与北齐再无瓜葛,可北皇此举,明显是在告之世人,北齐、南唐联姻未破。
“往事已矣,何必再提?”邹库接过密函,转而呈给李歆若,却不曾想李歆若连看都未看,向着呼伦面带笑意:“呼伦大人既然前来,不妨替朕向北皇传递一道诏命。”
李歆若淡然开口,声音虽然不高,却透着清冷孤绝:“邹库,宣召。”
“是。”邹库躬身领命,打开早就拟好的诏书,扬声道:“奉天承运,女皇诏曰:李氏歆若今日继位,颁布天子第一昭,追封先帝李宸若为倾城帝,载入李氏族谱,建陵于结漪殿,永世受李氏子孙参拜,钦此。”
“请皇上三思。”诏书宣读完毕,众臣竟齐齐出声请命,即使倾城太子李宸若曾为南唐南征北战,可是一个血统不纯的皇子,又如何能够载入族谱,受供皇陵?
“陛下,”尹继华出列,面色沉暗:“陛下仁厚,顾念与倾城太子昔日兄妹情谊无可厚非,可是毕竟倾城太子血统多有争议,载入李氏族谱,修建皇陵,于情于理皆不可取。”
“邹库。”李歆若依旧面色淡然,不闹不怒,吩咐邹库上前。
“南历十年,倾城太子李宸若以醒魂丹,救助无双公主,
南历十五年,南夷叛乱,倾城太子领军十万,平定南夷;
南历二十年,西南瘟疫四起,倾城太子率领医者百人,亲赴西南,救民于危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