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牢关押期间,王二的命运如风中残烛,却仍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嘉胤深知大哥的处境危急,他想起曾在偶然机缘下结识的一位女子,此女乃是城中怡红院的头牌,名为苏瑶。
她虽身处风月场所,却心地善良且聪慧过人,平日里只服侍达官贵人,因而在权贵圈子里也略有几分薄面,更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与周旋应对的本领。
王嘉胤暗中寻到苏瑶,将王二的情况如实相告,并许下重金酬谢。
苏瑶听闻,心中涌起一股侠义之气,思索片刻后,毅然应允。
她精心筹备一番,特意梳妆打扮成一副朴素而又不失温婉的模样,虽未着华服、施粉黛,但那眉眼间的风情与独特气质却依旧难以掩饰。
她亲手制作了一篮精致的点心,每一块点心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仿佛只是一位单纯前来探监的家属。
她来到天牢,脸上恰到好处地挂着悲戚与谄媚的神情。
牢头见有妇人前来,先是警惕地打量了一番。
苏瑶见状,赶忙迎上前去,悄悄将一锭银子塞到牢头手中,那银子在昏暗的天牢里仍闪烁着一丝诱人的光泽。
她同时压低声音,用一种略带颤抖又充满哀求的语调说道:“官爷,可怜可怜我那兄弟吧,这是一点心意,只求您能让我给他送点吃食,说几句话。我一个弱女子,与他自幼青梅竹马,往昔情谊深厚,实在不忍见他在此受苦。如今全指望官爷您大发慈悲,行个方便。”
只见那牢头双手不停地将手中的银子上下掂量着,仿佛这沉甸甸的银子有着特殊的魔力一般。
他那双原本就不大的眼睛此刻更是眯成了一条细缝,犹如两道弯弯的月牙儿挂在脸上。
然而,就在那细缝之中,却隐隐闪烁出一丝贪婪与狡黠的光芒来。
与此同时,牢头的嘴角也微微向上勾起,形成了一抹极淡且不易被人察觉的笑意。
紧接着,只听他缓缓开口说道:“姑娘,您可知道此人乃是朝廷钦点的死刑犯呐!就凭您手里这点东西,怕是远远不够啊……”
说罢,他还故意摇了摇头,摆出一副颇为为难的模样。
苏瑶双手叉腰,怒视着眼前的人。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傲慢和不屑,仿佛在嘲笑对方的不自量力。
“你也不打听打听我的身份,我可是苏瑶,怡红院的头牌!”
她的声音尖锐而刺耳,“你家县老爷看见我,都要给三分面子。你信不信,只要我勾勾手指,就有人扒了你这身皮?”
牢头听了苏姑娘这话,心中一惊,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下来。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他连连作揖求饶:“姑娘恕罪,姑娘恕罪,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这就放您进去,绝不再多事。”
苏姑娘满意地点点头,收起那盛气凌人的神色,轻声说道:“知错能改便好,起来吧,带我去见我那兄弟。”
牢头忙不迭地爬起来,在前边恭敬地引路。
苏瑶提着点心篮,跟着狱卒缓缓走进牢房区。
昏暗的过道里,弥漫着腐臭与潮湿的气息,两旁的牢房中不时传出囚犯的低吟或呼喊。终于,她来到了王二所在的牢房前。
牢头忙躲到一旁,年轻的新人,凑上前,小声询问:“张大哥,一个小女子,你怕她作甚?”
张牢头白了他一眼,嘀咕道:“你小子,乳臭未干,还没碰过女人吧?她可是大名鼎鼎的苏瑶,怡红院的头牌,等闲之人,上不得她的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