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
新帝登基这三年,吏治清明,且大力发展商业,经济发达,整个大清来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
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边境的百姓,新帝更是为他们减免了赋税,并每年都会派出钦差大臣前去慰问。
一开始朝中有不少大臣反对,因为这样做一定会减少朝廷的赋税,而且那些边境百姓在他们眼里也算不得什么,他们过的苦与不苦又能怎样呢,反正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对于这些反对的声音,新帝实施的政策是刚柔并济,一开始是对他们好好的解释,如今江南商业发展迅猛,且海外商业的版图已然打开,朝中并不缺银子。
若是这些老古董们还在想像吸血蚂蝗一样吸干百姓的血,那他这个皇上也不是菩萨,该杀杀,该罚罚,该贬官贬官,该流放流放。
由于朝中推行的新政策,边境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顿时引起了蒙古准葛尔的嫉妒,他们偷偷派人骚扰边境百姓,但是却被守在边境的年羹尧打的屁滚尿流。
年羹尧更是直接打进了准葛尔大营,生擒了准葛尔可汗。
这件事情本来就是皇上和年羹尧联手设的一个局,他们借此极大的削弱了蒙古的势力。
皇上是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治宾,莫非王臣。
如今,中原的经济越来越好,他们这些人若是识相,就该认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要生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皇上直接让年羹尧将准葛尔可汗押入京中,并叫来了所有的蒙古亲王,让他们一同看着准葛尔可汗是如何被处斩的。
那些人也十分聪明,明白了皇上所表达的意思,纷纷跪在地上俯首称臣。
准葛尔可汗被杀,从前派去抚蒙的朝瑰公主自然是被接了回来。
皇上不仅为他在京中建了一座公主宅,更是下旨大力褒奖了朝瑰公主对朝廷的贡献,若是有人敢生出什么流言蜚语来,那便是在抗旨不遵,直接诛九族。
准葛尔事件过后,皇上废除了大清公主与蒙古联姻的这一项规则,这让后宫的妃嫔们高兴不已,万一她们以后生了一个女儿,就再也不用担心女儿离开自己了。
嫁到京中后,虽然不能时常见面,可是逢年过节还是能进宫见上一面的,但若嫁去蒙古,山高路远,此生怕是再也难以相见。
朝中的许多宗正大臣一开始纷纷持反对意见,毕竟在他们看来,联姻是维持蒙古与大清稳定的必要条件,不过是许嫁一个公主罢了,就能换来朝局安稳,何乐而不为呢?
皇上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将蒙古所有的亲王都叫到了朝堂之上。
他当着这些宗正大臣的面问蒙古亲王,是愿意娶一个大清的公主,还是愿意接受大清的通商计划?
这通商计划是周秀娘与宜修两个人共同商议的结果,两人打算在朝中设立一个商部,与全国各处通商。
在周秀娘的一番口若悬河下,那些蒙古亲王看到了巨大的利益后,纷纷表示他们要通商,就算是大清不许嫁公主,他们也会永远的效忠大清。
天底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蒙古亲王纷纷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那一面。
他们这一次进京委实是被惊到了,虽然他们确实也不差钱,可是在看到那来自西洋的各种新鲜玩意儿,和周秀娘的商业总结里前几年创造的巨大利益后,纷纷动起了心思。
就如周秀娘所说,蒙古盛产牛羊,若是将这些东西制成工艺品转手卖往世界各地,这将是一笔不菲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