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明末军阀势力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几个军士在城门口公然勒索往来客商,他们手里的长枪也不知道多久没整理过了,一副锈迹斑斑的模样,能刺穿薄板都谢天谢地了。

“要是遇上登州叛兵来袭,这可如何得了!”这些兵痞的懈怠连毕方济都看不下去了,这也难怪,青州原本处于山东腹地,多年未遇兵灾,除了一些小打小闹的叛乱外承平日久,早就不知刀兵了。

杨波连多看他们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只是一个劲的催促车把式快些入城,他急需找一个客栈去补觉。

过了几天,杨波终于在毕方济的带领下见到了青州知府陈锦陈大人,听说杨波要入军户,陈大人看在银子的份上劝解了几句,这个年头居然还有人巴巴的拿着大把银子入籍军户?这人脑子是有毛病吧?

“小人先谢过大人的厚爱”杨波硬着头皮胡编乱造:“小人素来不读书,每日最喜舞枪弄棒,年齿渐长终是一事无成,白白辱没了祖宗脸面,小人又得知,军户中升迁也要快些,若是能当个一官半职的,日后对祖先也有个说道……”

那个陈大人沉吟了半晌,杨波跪在地上等得心焦,终于听到陈大人说道:“既如此,我自当成全你一片孝心,却不知杨公子欲往我青州府何处托籍?”

杨波所说的也有道理,烂大街的百户无论怎么说也是个六品,走到哪里都不丢面子,虽然各处卫所的官职都快跳楼价甩卖了。

“安东卫!”杨波把苦思很久的地名说了出来,一时间心里无比舒畅。

“安东卫?”陈大人和坐在一边的毕方济同时皱了皱眉头,陈锦陈大人一边磨着茶杯一边沉吟不语,这个家伙真是个憨大,好端端的跑安东卫去干什么?安东卫与淮安府交界,素来是个三不管的地带,其实不能算三不管,而是掺杂其中的势力实在太多了,甚至连淮安府治下的赣榆县对安东卫都有管辖权,一些地方还处在双重的税收征管之下,只要想起这些扯皮的东西陈大人都要头痛几分。

杨波并不知道,银子送多了反而坏事,所幸陈大人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这事儿就算是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陈大人如何去操作了,军户户籍不值钱,陈大人伙同那个连面都没见到的都爷在黄册上随便添上一笔,杨波这个试百户就算走完了所有程序。世人都说当官好,想想那个老都爷,坐在家里都有银子掉下来,他甚至连杨波是人是鬼都不知道。

杨波这几天在客栈望眼欲穿,想到自己马上就是个真二八百的朝廷命官时,他就忍不住仰天长啸。连累这家客栈里的客人都被跑吓了几个。

“只不过是个试百户,知闲为何如此欢喜?”毕方济笑眯眯的走了进来,这两天他把全部热情都用在发展信徒上去了,为的是日后在卫所大展拳脚时做个铺垫,这几日早出晚归的在青州城里乱逛。

“还发展信徒?你是出门让别人围观大猩猩吧?还免费的”杨波心里嘀咕一句,当下回道“那要什么条件才能转成实授百户?这个试字总是让我心里不安”

毕方济摇头:“你虽然算是流官,却比世官要容易升迁的多,只是遇例升职,这却要看机会了”

又过了两日,陈大人终于遣人送来了杨波的腰牌文书印章等物,杨波刻不肯停留,雇上马车便朝卫所赶去,不必细说一路跋涉,颠簸辛苦。

这一日,几人终于来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站在荒凉的土地上,闻着带着腥味的海风,杨波泪流满面。

“怎么了,知闲?”站在他后面的毕方济问道杨波回头笑了笑,数了数自己的班底,如果自己是个准备改天换命的疯子话,铁牛憨傻,可以算是傻子,狗儿视力不太好,可以叫瞎子,那么现在自己班底的成员如下:一个疯子(自己)、傻子(铁牛)、叫花子(肖氏兄妹)、洋鬼子(毕方济)、癫子(犊子)、骗子(书生)和瞎子(狗儿)

多狂叼酷霸拽的组合?如果放在后世,这些人包括他自己绝对可以称得上神一样的队友们了,杨波想到此处哑然失笑,他把手狠狠一挥:“好吧,咱们这出戏就叫八子大闹安东卫,前秀才,你他*妈的打起精神来,别给我装死狗。现在我宣布,大秀就要开始了!”

《第一卷》完

第一章杨老爷赴任

一行人来到这么偏僻的地方,自然成为众人的焦点所在,尤其是当中有个黄头发的老外的时候,虽然杨波一直尽力挡在毕方济的面前,可惜他身上那套金钱豹的官服丝毫吸引不到别人的注意“你,过来”

杨波指着一个看起来有些文化的年轻人说道,那人冷哼了一声,翻了个白眼,继续围观猩猩。

“我草,这些个刁民好不知礼数,老子好歹也是个六品不是?”吃了瘪的杨老爷怒了,他随手摸出一锭碎银子“谁带我们去石臼所,这两银子就是他的了……”

哗啦一声,无数人围在杨波身边,热情的推荐自己,杨波示威一般看“这位军爷,可是要先去安东卫城看看?”这个叫李德兴的家伙讨好般的问道“那是要去的”杨波想了想,还是让神父在安东卫城等自己安顿好了再说,带着他啥事都不好干。

李德兴点点头,作为这里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自然对这里的一切了如指掌。

“……要说这安东卫的来历啊,那说来就话长了”

李德兴清了清嗓子

“这要从洪武十六年说起,太祖命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兴等大臣,巡视东海沿岸数千里,拟在要塞地区设置卫、所,以便防倭御寇。不久既设立安东卫,置行都司、指挥使(辖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明代一千二百人为千户所,所辖百户所为一百二十人),前所、左所均驻安东卫城,后所驻卫城东北九十里,当初称为石臼寨,后改称石臼所,就是这位军爷要去的地方了”

“……天顺年间,调中所去天津卫,调右所去徐州卫,属安东卫的只有前、左、后三个千户所了,每所都设正副千户、百户等职,这位军爷”

李德兴望着杨波说道:“这位军爷敢情就是石臼所的百户大人?”

杨波傲然点了点头,却不说话,只是抖了抖腰间的铜牌“那你可熟悉石臼寨?”毕方济问道,这可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了“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李德兴点头到“石臼寨距离此地近九十多里,地势偏僻,当地人一般称为石臼寨备御后千户所,首任世袭掌印正千户贺儒老大人,现任千户大人是周光壁周大人……”

杨波突然问道:“那安东卫是归哪里管辖的?”

李德兴到:“原本是归由都指挥使司管辖,但到了永乐年间,山东府共设三个营,有即墨营、文登营、登州营、即墨营管辖安东卫、灵山卫、鳌山卫、大嵩卫共四个卫和石臼、夏河、胶州、浮山、雄崖、海阳六个千户所……”

杨波点点头,估计在青州府打点的是即墨营的指挥佥事,算是直接管辖石臼所的上司的上司了,看来,这个青州府陈大人收了钱还是要办事的。

想到这里,杨波心里不免有些得意,自己算是抱到了一条粗腿,到时候只要把老都爷的信笺拿出来,那还不震慑四方?

“……安东卫城是弘治三年所筑,又在嘉靖年间卫经历司何亨修葺,城高二丈一尺,周五里,厚二丈,垛口一千三百,门楼四座,池宽二丈五尺,深八尺,城内有公署、儒学、仓库、武器库、演武厅、庙宇等等。公署有按察司、守府、卫衙、经历司、镇抚司、儒学署、巡检司、千总署、左所、前所,还有关帝庙、三官庙、镇武庙、火神庙、城隍庙等。大街有东西石坊,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共设八铺、小巷四铺”

“……安东卫刚刚成立的时候,地位就和威海卫、天津卫一样的重要,在朝廷的兵部是记名的,属于需要重点照顾的卫所,嗯,这个重点照顾的意思,就是在人员、物资和编制上,都有所区别对待。甚至,在钱粮的拨付上,也是要优先供应的”李德兴说得口顺,唾沫喷了杨波一脸。

“……因为战略地位重要,安东卫的设置有些特别。别的卫都是管辖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有千名军户,加起来大约是五千多,而安东卫的编制,却是有些与众不同的,安东卫同样是五个千户所却有近九千军户”李德兴满脸自豪“那为何现在地位大不如前了呢?”毕方济问道“当年设置卫所,却是为了防止倭奴寇边入侵,至于现在为何受冷落,众说纷纭,小人也不知道实情如何”李德兴摇摇头杨波点点头,估计这些都是朝堂大佬们的决定,可能是看到战略地位下降,又分出了两个千户所,现在安东卫已经大不如前,不过这与他关系不大,他也懒得去操心。

“你的口音听起来似乎不是本地人?”杨波好奇的问道,这人口齿伶俐,完全没有他记忆中的山东口音。

“小人祖籍云南府,先人随本朝大将傅友德傅爷爷平定云南后,便在此转驻,距今也有好几代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