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世家大族、寒庶地主们本来不太忍心把肥沃的良田变成牧场,又不敢冒着被吕布军队打击的危险去圈占其他自耕农的良田,现在看到去塞外圈占牧场可以免税三年同时又能得到大汉军队的保护,他们何乐而不为呢,便把家族里近半佃农、奴仆发往塞外。圈占牧场,饲养牛羊,准备卖羊毛、羊皮、牛皮。
这些世家大族、寒庶地主每建设一个万亩牧场,都会设立一个坚固的棱堡状坞堡,上面都设置狼烟,数以百计乃至乃至千计的坞堡,如同雨后春笋,在很短的时间里都纷纷矗立在塞外大草原上,这些坞堡里面有将近百万牧民,都是大汉子民,里面能编出二十万控弦之士,他们分属塞外漠州游击兵团和建设兵团的领导,一边放牧一边骑射备战,自此之后,大汉的势力开始突破长城的束缚,无限制地延伸到草原深处。
在这些坞堡的拱卫下,吕布开始命漠州游击兵团将军田豫、漠州建设兵团将军田畴开始择险要位置筑城,以聚拢周边坞堡之战力,共抗屡屡侵袭的西部鲜卑等异族。
那些世家大族、寒庶地主一旦找到更加能谋取利益的地方,他们对兼并田地的兴趣就没有那么浓,也使得世家大族、寒庶地主、劳苦大众之间的矛盾渐渐淡化,大汉全民都被吕布带入到一场旷古绝今的大汉梦里,这个梦便是赚全世界的钱,富民强国,而不是让全世界赚中国的钱,中国人只好做虚幻的梦。
虽然鼓励世家大族、寒庶地主到塞外草原圈占牧场,但吕布担心草场植被被破坏,担心草场沙化,因为羊特别是山羊对草原的破坏力很大,山羊对草原的破坏性胜过二十头绵羊,所以他严格限定每个牧场都只能放牧绵羊,山羊只能圈养,若是那个牧场敢放牧山羊,就取消那家牧场的承包权;而且每亩草场上的绵羊数量也有严格的限定,当然为了使得牧民增收,草场上可以放养鸡鸭鹅等禽类。
那些世家大族、寒庶地主知道山羊可以圈养之后,便在内地开始大规模圈养山羊,既不破坏植被,又可以极大增收,又不用去草原冒险。
就像一千八百年后,全国第一畜牧业大省,并不是那些有草原的省份,而是青州,青州的牲畜存栏数超过8000万头,年产值突破600亿元,而漠州的牲畜存栏数不足8000万头,年产值仅100多亿元;而青州牛的存栏数为900万头,漠州400万头;青州每年牛的出栏数为900万头,漠州不足100万头,但没听说青州成为沙尘暴的来源地,所以圈养将会逐渐地代替放养成为畜牧业的主流,不过圈养比放养成本高很多,只适合那些不愿意去塞外冒险的人们,吕布为了控制草原,也没有积极地扶持圈养而是鼓励到塞外草原放养。
虽然各个世家大族、寒庶地主都在积极地发展毛纺织业、皮革业,但还是赶不上海外市场、国内市场蓬勃的需求,吕布便顺其自然地推出了棉纺织业。
大汉各地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都开始积极地种植起棉花,因为官办棉纺织场在大规模地、高价地收购棉花,不用吕布出别的政策,光是大汉日报上一个新闻便让各地渴求发财致富的民众对棉花产生了兴趣。
棉纺织业比起毛纺织业,本身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等特点,所以很多不愿意出海冒险也不愿意去塞外草原冒险的中小世家、寒庶地主则积极地开办起棉纺织工场。
但因为这些工场都是手工织布,效率特别低,根本满足不了海外、国内贸易的需求。
在吕布的提点下,马钧将他之前发明的钟表里面的一些工艺原理和工艺技巧应用到手织布机里,发明了一种自动穿梭的织机,比原来的织机提高一倍多的效率,飞梭发明并广泛应用之后,棉纱供不应求,五六个纺工纺一天的纱,仅能供一个织工织一天,棉纱短缺,纱荒等问题制约了纺织业的更快发展。
马钧等人又在努力地思考该如何改进纺机,有一天他们正在苦思冥想之际,吕布前来探望他们,一脚将他们面前的纺机踹翻,纺车翻倒在地,但竖起来的纱锭和轮仍在转动。
马钧看到面前的纺机,猛然想到几个纱锭并立在一起,不是仍可以用一个轮子来带动吗?经过反复研制,他终于设计并制造出一架可同时纺八个纱锭的新纺机,一下子就把纺纱的工作效率一下比原来提高了八倍,马钧想要用吕布的名字为这个纺机命名,被吕布拒绝,因为吕布清楚,这个纺机的原因是珍妮纺机,若娶自己的名字很奇怪,便以马钧的姓氏,命名那纺机为飞马,意思是像飞马一样快。
在马钧等工部数十位专家的研究下,飞马纺机的纱锭由八个增加到十几个,纺纱工效也随之提高到十几倍,这样,遍及全国的纱荒,基本上缓和下来了。
马钧当时起了自满的情绪,停止了对飞马纺机的继续改进。
吕布却提醒马钧:“从工艺原理来看,纺机的纱锭可以继续增加,可是由于作为纺机的原动力的人力有限,这就使纺机的改进受到了限制,你看看,能不能用其他动力来替代人力。”
马钧当时改动了水车不久,便发明了以水力为动力的纺纱机,以水力来转动纺轮,纺机效率再度攀升。
马钧再度陷入自满的情绪。(未完待续。)
第760章 效仿工业革命二
吕布再度提醒他:“你看看能不能把飞马纺机和水力纺机的优点综合一下,发明出更厉害的纺机。”
马钧醍醐灌顶,潜心下去,对飞马纺机和水力纺机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综合这两种纺机的优点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被称为波机的纺纱机,以水力为动力,一台能带动近二千个纱锭,使得纺纱机的工效大大提高。
纺机的不断改进又使织机的设备显得相形见绌,这样又反过来推动了织机的改进,还是在吕布的提点下,马钧等人又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新的水力织布机的工效要比原来带有飞梭的人力织布机的工效高四十倍,水力织机的发明,又暂时缓和了织机落后的矛盾。
就这样,织机和纺机,就像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在相互作用同发展。
与此同时,吕布对于蒸汽机的渴求越来越强。
因为吕布为了尽快统一大汉,提高大汉的战备,为了大汉农业的发展,积极地打造各种铁质农具,又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积极地引导人们使用煤炭做木材的代替品。
而拥有庞大煤炭储量的并州正在吕布控制之下,并州也有铁矿,也有河流,吕布便让郑浑等人布置用水轮机鼓风,来高炉炼铁,钢铁冶炼业开始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有了取之不尽的煤炭,焦炭就发明出来了,就有了钢铁工业,便有了机器制造业,便有了棉纺业、毛纺业所需要的铁制机器,也带动了棉纺业、毛纺业的开采,同样对煤矿开采也提出了严峻的要求。
因为并州大部分煤炭都隐藏于地下,随着煤矿开采规模越来越大。开采越来越向地下深处进军,矿井积水就成为大问题。
用风车或水轮机或牛马带动水泵进行抽水的动力来源不稳定,吕布想起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之所以能够发明出来,就是需要用蒸汽机推动的水泵来进行抽水的,需求导引发明的典型案例。
蒸汽机归根结底是一个能够将动能转换为功的热机,蒸汽机就是一个使水沸腾产生高压蒸汽继而推动活塞做功的锅炉。这个锅炉可以使用木头、煤、石油或天然气甚至垃圾作为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