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从保姆手中接过冷湿的帕子,并不直接盖在六阿哥额头上,而是将他整张赤红的小脸蛋给擦了一遍,连脖子耳根都没有放过。等她擦完了,那保姆已经又绞了一块冷湿的帕子,叠好恭恭敬敬递了上去。
昭把这块新的盖在六阿哥额头上,淡淡道:“这不是挺有眼力的吗?!若是早这般勤快,也不至于有今日之事了!”
保姆早已被昭吓坏了,哪怕昭如此颜色尚缓,她也连忙噗通跪下,带着哭腔道:“娘娘恕罪,都是奴才没伺候好六阿哥!”
这时候,冰也取来了,太监已经给弄成了碎屑,碰了一大碗上来,昭抓了一把包裹在帕子里,再重新覆于六阿哥额头上。
碎冰屑散发凉意,叫六阿哥的眉心都舒缓了几分。
昭再度摸了摸他的脸蛋和脖子,还是烧热得很,便带:“去拿些烈酒来!兑上一半水,给六阿哥脱掉衣裤,从头到脚擦一遍!”小孩子高热可拖不起,必须立刻降温!否则只怕会烧出好歹来。
她的话吩咐下去,那太监打了个千,便飞快去办了。
德嫔终于忍不住了,“佳妃娘娘这是做什么?脱了衣裳,若是再招了风寒,可怎么是好?”
昭懒得跟德嫔饶舌解释,便瞥了一眼旁边的太医,“太医认为,此法如何?”
太医忙躬身道:“烈酒擦身,的确是很有效的法子。不过六阿哥年幼皮嫩,要用最柔软的绸缎。另外,要重点擦拭脖颈、耳后、腋窝以及腿根,能够加速退热。至于德嫔娘娘所担忧的招惹风寒……”他扫了一眼紧闭的窗户,“只要关紧门窗。擦拭之后再立刻盖好被子便无妨了。”
德嫔颜面扫地,面皮发涨,“既然……太医都这么说,本宫无话可说。”
擦酒散热,本就是民间极为管用的土法子。酒挥发快,自然连带着身上的热气也一并加速散去,再者烈酒有消毒的作用,对病情也好好处。不过六阿哥年幼,昭才特意叫将烈酒稀释了。
很快东西便准好了,那保姆万分仔细拿着沾了酒了软缎为六阿哥上上下下擦了两遍,太医所说的重点的部位,也都一一照顾到了。
擦过之后,果然六阿哥小脸上赤红便减了三分,呼吸也均匀了不少。
大约是喝下去的退烧药也开始起作用了,高烧已经渐渐没有大碍了。
康熙赶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时辰后,一进内室,便闻见了浓浓的酒味,不禁皱了眉头。
太医上前禀报道:“多亏佳妃娘娘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好主意!以烈酒擦身,六阿哥高烧已经减退大半,想来是不妨事了。”
听了这话,康熙也松了一口气,他目光柔和看着昭,不禁点了点头。
德嫔泪眼扑簌,哽咽道:“臣妾六神无主,完全慌了神乱了分寸,只心疼得恨不得以身替了。多亏佳妃娘娘赶来主持大局,方才有条不紊。”
康熙看着德嫔,却冷了脸色,“你的确是乱了分寸!”
康熙骤然一句冷语训斥,德嫔未曾露出半分委屈之色,反倒是诚惶诚恐噗通一声倒跪在了地上,哽咽啜泣,“臣妾……是爱之深责之切啊!臣妾只瞧着别的阿哥都那样用功读书,唯独六阿哥如此惫懒,全都是臣妾从前太过宠溺他,臣妾……才急于纠正,却不想……六阿哥竟会受不住,一夜之间发了高热……”
陈情到最后,德嫔已然语不成调,扑在地上,哭得浑身簌簌颤抖,哭得满脸泪痕,一副悔恨懊恼至极的模样。
康熙看了,神情略有和缓,“六阿哥自小体弱,就算要纠正,也得徐徐图之!知道的人,明白你是爱子心切!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为了一个包衣奴才,才责怪六阿哥!”
第231章、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德嫔泪眼惶恐,不住地摇头,哭诉道:“春觉虽是臣妾亲侄儿,可从小到大臣妾见了也不过两三回!六阿哥才是臣妾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十个春觉也不及六阿哥一根手指头要紧啊!”说着,她又泪眼朦胧,落泪不止。
“你心里有数就好。”康熙长长吐出一口气。
这一切,昭都站在一旁默默看在眼里。康熙终究还是信德嫔只是无心之失的……是啊,德嫔一直都那么疼爱六阿哥,六阿哥住在永和宫的时候,其饮食起居,一针一线,德嫔从不假手旁人。而对于母族,德嫔一年也不过上次一两回罢了,表现得很是淡淡。
如德嫔所言,乌雅春觉虽是乌雅家的嫡出长孙,可德嫔通过见了没没几次。
在德嫔心目中,一个侄儿当然远远没有亲儿子要紧。
但是……乌雅氏一族呢?
德嫔之前恳求康熙让母族侄儿为六阿哥伴读,可见母族在她心中分量不轻。让一个皇子阿哥,身边带着一个内务府包衣旗出身的伴读,着实是太不体面了。
且看七阿哥胤,她的生母戴佳氏也是宫女子出身,六阿哥的伴读便没选戴佳氏娘家子侄,而是选了两个宗室子弟,然后在从养母敬嫔王佳氏一族里挑了两个。
然而康熙怜惜德嫔多年温婉贤良,还是破例允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阿哥当初选伴读的时候,选了两个佟佳氏子弟,德嫔心里不舒坦得很。别看这两年,皇贵妃一年里有十个月病卧在床,却也没少插手六宫之事。
四阿哥毕竟曾经养育在皇贵妃膝下,要选佟佳氏子弟为伴读,根本无需皇贵妃开口,承恩公佟国维上了个折子,康熙便允了。
这事儿生生叫德嫔肚子里憋了一口气,因此六阿哥要入读了,她才要塞上一个乌雅氏子弟,除了是给母族添几分荣光之外,也是气不过佟家横插一手。
这些年,昭瞧着,德嫔对四阿哥和六阿哥,还是有些有些区别的。倒也是,六阿哥体弱,德嫔多关怀些,也是常理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