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鸿大长公主的幔帐内,设了三十几张小几,铺了软垫。
幔帐只是遮挡了外头的视线,不叫人窥探,里面却是敞开,阳光明媚晒过众人头脸。
暖得有些炙热了。
本朝民风开化,男女可同席。尤其是贵胄宴席,更是同欢同乐,视为“风流雅事”。
不过,公主的宾客里,男子并不多。
以夫人、小姐为主。几名男子,都是她们亲属,坐在母亲与姊妹身边。
骆家众人进来,众人都看她。
二婶上次去了公主寿宴。一回生、二回熟,她没了紧张,落落大方带着女孩儿们上前见礼。
嘉鸿大长公主欢喜:“我就是喜欢热闹,都来了,我便高兴。坐下吧,先饮些甜酒。”
远远的,听到了琴声。
四周七八个帷幔,都是贵胄世家妇人搭建的。那些人都来跟大长公主打过了招呼。
“公主,小女愿意吹笛一曲,替公主助兴。”一位小姐站出来,如此说。
公主自然高兴:“很雅。你慢慢吹来。”
笛声缠绵温柔。
不是骆宁熟悉的曲调。
上次裴应吹的曲子,分明是古琴谱改的,而不是笛子的曲谱——这两者有些差别。
骆宁安静听着。
一曲毕,众人夸赞。
有位夫人就问公主:“今年请了哪位大家?”
夫人们口中的“大家”,是指那些以琴或舞闻名天下的名伎。这些伎人有了名气后,可以入名门望族的宴席助彩。
在此前,这也是时新又高雅之事。
“我原本请了柳娘子,最喜她一手好琴,天下无双。”嘉鸿大长公主道,“可惜,她的婢女昨夜登门,说她练琴太勤奋,伤了腕子。”
众人都道“可惜”。
谁不想见一见艳名震天下的柳娘子?
应该是真受伤了。
没人敢糊弄大长公主。
“……柳娘子与依依姑娘相熟,引荐了她。”嘉鸿大长公主又说。
依依姑娘是一名舞娘。
她可在叠三层的碗底翩翩起舞,见过之人莫不惊叹万分。故而,她也成为贵妇们竞相追捧的大家。
只是,依依姑娘的舞蹈,要苦练,她出来行走的时候不多。
贵胄们捧着她,她倨傲谢客,旁人也不好怪罪。
她自愿顶了柳娘子的缺,主动到公主的探春宴献舞,这是敬重公主,公主自然也高兴。
“依依姑娘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终于得以相见了。”
“三只碗,相叠而放都可能不稳,她竟能在上面起舞。我仰慕已久,终于能一饱眼福。”
“我听闻,依大家还有了更绝的舞蹈,是立在花瓶口起舞。上次在敬王府的春宴,她一技震撼人心。”
大家议论纷纷。
骆家女眷坐在靠中间偏后的位置,只是听着。
以骆家的身份地位,目前还请不动这样被贵胄尊为“大家”的名伎,所以骆家众人没见过。
她们好奇,却又不敢表现出来,怕被人嘲笑没见过世面。
骆宁倒是知道,做鬼的时候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