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进行搬迁,那么这里的土地恐怕无法利用,毕竟它占据的位置基本上属于朝荣村的村中央。
反倒是村里面村民们集中埋葬的地方,相对于将来集约化的土地流转,倒是没有什么影响。
“要不,把这棵大树也一并搬到新农村去吧。”
陈康副主任和王艳秋都想到了如何保护的问题,随着他们深入下去,却发现想要保护这一棵高大的垂杨柳,不单单是花费精力时间的问题,还要花费不菲的钱财。
如今他们能够忍着,是这棵树要保存下来,但是等这几个人离开之后,接下来的年轻人,还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概念,不得而知。
不过没有想到人家主人却是有了想法,想要将垂榆树带到新人农村去,仅凭一两个人简直异想天开。
“这一次恐怕甚至都不需要投票,村民们都会支持异地搬迁,异地搬迁要找专门的团队,至于花费的开销,还需要进行另外的审计。”
关于之前新农村康居工程建设的选址,还有很多人会提出反对的意见,但是如今因为这一棵垂榆树,那肯定是百分之百的支持。
“是啊,将心比心,大家肯定也希望垂榆树不但能够活着好好的,而且还要活在他们的眼前,这棵树对于他们有太深太多的沉思和纪念意义。”
王艳秋又是一份申请报告,就这一段时间,王艳秋打的报告,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不过借着新农村康居工程建设的东风,王艳秋所打的报告,毫无例外全都批复了,而且非常的及时。
“此事,还待研究。”
不过很快报告被打了回来,因为这一棵垂榆树和工程建设之间,并没有存在着必然的关系。
主要还是因为搬迁的花费之大,上面认为不值当。
因为我这棵树,除了有比较长的年龄之外,并没有其他特殊的地方,因为榆树各地都比较常见,并不值钱,主要是对朝鲜人的心理作用在放大。
“王书记,难道没有批下来吗?批不下来,我们就找领导去。”
老头一听没有成功,顿时就像是打了霜的茄子,浑身没劲。
不过过了一会儿之后,似乎他心有不甘,想要去找领导理论一番,吓得王艳秋和陈康副主任等人,急忙地安抚住老人。
“大爷,你不着急,领导并没有说不准,搬迁只是牵扯的方方面面比较多,没有一个第一时间开会研究决定。”
这时候大爷若是去找街道的领导,领导们会怎么想?
甚至还有可能适得其反,毕竟搬迁的就是一棵价值几千块钱的垂榆树,但是花费的搬迁费用,不能说是十万八万,但是一万两万还是要的,要不然。根本就不可能将之搬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