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哪里?〃
〃回你要回的地方呗,先生;咳,这还用问!〃
〃于真万确。〃
〃你还不曾对我讲过,先生,为什么你情愿留在寄宿学校呢?〃
他没有回答。经理身子向前倾着,他敢了,他不怕了,因为副领事待在加尔各答,很可能就剩下了这最后几日。
〃还有蒙福尔中学以后的情况,先生,来吧,讲一点。〃
〃没什么讲的,命中注定,我母亲说。在厨房里面,我给自己煮一个带壳的清心蛋,一边大概在思考吧,现在我记不清了。我母亲走了,经理。她站在钢琴旁边,穿着蓝色的长裙,说:我要去重新开始生活,因为和你在一起,我又能怎样呢?后来,那个唱片商死了。她留在布雷斯特。她也死了。我还剩下一个姨妈,住在马尔赛坡区。这个,我很清楚。〃
〃关于拉合尔的事情,先生,讲一点,来吧。〃
〃在拉合尔吗?我已经知道我做了什么,经理。〃
〃还是要让别人了解了解吧,先生。〃
〃马尔赛坡的姨妈要给我找一个女人。我对你讲过吗?(经理说没有。)她要给我找一个妻子。〃
〃你同意她找吗?〃
〃是的。她要找的女人,想来还不丑吧,穿着晚装一定还算漂亮。她将叫什么来着,确切的名字,我不知道,木过,尼科尔,尼科尔·孤舍尔这名字也许很合适。头一年里,兴许就分娩了。自然分娩。我说的,你能想象到吗,经理?〃
〃能想象到,先生。〃
〃产褥期里,她会捧着普鲁斯特的小说,一个玫瑰色面庞的女人,喜爱玫瑰小说。她的脸上,好像总是流露着受到惊吓时的那种表情,她看我的时候,总是一副怯生生的样子,活像纳伊的天真姑娘,纯洁无瑕。〃
〃你爱她吗?〃
〃跟我讲讲那些岛屿吧,经理。〃
俱乐部经理又讲起了岛屿,他说,威尔士亲王酒店的大厅,就像一艘大型客轮的甲板,由于宽大的窗慢滤光的效果,大厅里光线始终若明若暗。瓷砖地面感觉沁凉。有一个码头,游客可以租上一条小艇,去别的岛,当风急浪大的时候,就像现在,夏季风一来,这时期,满岛都是鸟。鸟儿栖在芒果树上,鸟儿成了岛屿的俘虏。
〃你的工作,最后是怎么安排的?〃俱乐部经理问。
〃我想,这几天,我就会得到消息。〃副领事说。
〃是去什么地方,你想过吗?〃
〃我想一定还是孟买。我已经想象到了自己在孟买,在海边的一条长椅上,面对着阿曼海,一直坐下去的那种形象。〃
〃别的没有了吗?你没有别的什么对我讲吗,先生!〃
〃完了,没有了,经理。〃
玛格丽特·杜拉斯笔下的谜译
后 记
在我国,谈起杜拉斯,人们首先会想到她的脍炙人口的《情人》,而对《副领事》恐怕充其量也就是知其名了。然而,杜拉斯本人对《副领事》却这样评说:〃此前,我曾写过一些书,但都被我抛弃了。我甚至忘了书名。《副领事》则不一样,我从未放弃过,我至今仍经常想到它〃,〃这部书是我生命中的第一部〃。法国著名学者米雷尔·卡勒一格鲁贝尔在他的一篇题为《人们为什么不怕杜拉斯了——关于(情人忧)的文章中,除了《情人》外,提及次数最多的就是《副领事》,并以《情人》和《副领事》的对比结束他的文章。法国历史学家兼记者劳拉·阿德莱尔是惟…一位得到杜拉斯许可为她写传的人,传记出版引起轰动后,《今日法国》杂志采访了他,当问及以爱情为标志,被癫狂和孤独觊觎的女性人物是否比男性更能反映杜拉斯的世界的时候,他这样回答:是这样,绝对是这样。女性在杜拉斯的小说里占有主要的位置,她的小说的浑然一体是建立在三个主要女性人物身上,即劳儿·V.斯坦首、女乞丐和安娜一玛丽·斯特雷泰尔。然而,这后两位女性正是《副领事》中的主要人物。
由于《副领事》是一部与杜拉斯的其他很多小说都不同的书,我们有必要回眸一瞥她一生的创作过程。杜拉斯的创作过程,大体分为四个时期:(一)从四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初为早期,她以现实主义手法开始她的文学生涯,作品主要描写现实生活,情节线索明确,以《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一书成名。(二)从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她在小说中淡化情节,通过精制的对话直接表现人物的龙心活动,采用多角度叙述,开始形成她新颖独特的杜拉斯式(Dlll:Bsten)的艺术风格,并以这个时期的代表作《琴声如诉》奠定了她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但是,她这一时期的创作虽具有反传统的手法,可还是迥异于〃新小说〃那种实验性的创作。(三)从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尤其表现在六十年代),她在〃新小说〃实验性的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激进的探索,对人物、情节的处理更加反传统,更加重视写作问题,运用了很多只能算作〃新小说〃的艺术手法,为此得到了〃新小说〃派健将的称号。《副领事》(一九六五)就是这个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四)从八十年代起,她的艺术风格改以传统的方法为三,有一种明显的现实主义回归的倾向,这一点与这一时期的作品(如《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等)多是自传体小说或带有自传性质不无关系。当然,无论是在哪个时期,杜拉斯式(hasten)的艺术风格都始终存在无疑。
《副领事》中主要有三个人物:法国驻拉合尔的副领事,秃头疯姑(即女乞丐)和斯特雷泰尔夫人。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到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