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唏嘘不已。
苏春娘已很久没有想起之前在杏子坳的生活。彼时,她的困顿无助,不比郑娘子少。只她爹娘还是好的,武家的人待自己也不错,更没有污七八糟的妯娌官司。
这世上没有感同深受,只有冷暖自知。她再次感叹赵氏的魄力,断的干净、明智。纵使一人独自拉扯两个儿子,从不怨天尤人。
张娘子归家晚,苏春娘去时,冯家父子也才将将收了铺子归家。说来也怪,张娘子两个儿子都十好几的年岁了,却不急着娶亲。苏春娘私下里问过一回,张娘子只道铺子里忙得腾不开手,待银钱挣足了,两个儿子的亲事一道办。
苏春娘好笑道:“您怕繁琐,也不是这样个省事法,背地里不定叫人说成什么样。再说,新嫂嫂们不计较还好,若哭哭啼啼不肯上花轿,可累了大郎哥跟二郎哥。”
“管天管地,管不了别人那张嘴。他们要说就由着他们说,又不会少了我一块肉。万事讲个你情我愿,其他不强求。”
依着冯家的私产,张娘子有底气说这话,冯家两个郎君便是岁数大些,何愁娶不上媳妇。怕是没遇着可心的,便拖了下来。
“倒是我来得不巧了,叔儿婶子怎才刚用饭。”
苏春娘一脚踏进前厅,正碰上张娘子端了一盘子猪腰花上桌。和了酸菜炒的,闻着便口舌生津。
“可用过了,来,一道吃些。”
“吃了过来的。”
张娘子招呼她坐,冯家大郎撤了张方凳出来推到边上。
“二郎媳妇坐。”
苏春娘避着坐到门旁,“诶,大郎哥,家里可有羊肉,我买些明天炖了吃。”
“有,你要多少。羊腿,羊排扇,还是羊头,尽够的。”说着,就要去外头给苏春娘拿。
“不忙不忙,哪里就这样急了,你先吃完。给割半个羊腿,整扇羊排肉。”
“要这么多,可吃得完。”
“现在天冷,一块儿做上,能放两日。回头想吃了,舀半锅热热就成。”
因着归家晚,张娘子随便炒了两个快手菜。一盘猪腰花儿,一盘子羊杂,父子三人就着坛子里的酒,不大会儿就卷了个空。
酒足饭饱,冯家大叔和冯二郎招呼一声就回了房。肉还摆在牛车上,冯大郎端着烛台过去给苏春娘拿肉。
“半个后腿,一扇羊排肉。另,这两个羊肚羊心是搭头。可拿得动,我帮你送一趟吧。”
羊杂向来不值几个钱,多半用来搭给买肉大户。苏春娘笑眯眯地应道:“那就劳烦大郎哥了。多少银子,我家去拿给你。”
“值几个钱,自拿去吃就是了。”
张娘子又要过来拦,有前次的经验,苏春娘早做了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