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什么。同谁?说的哪家?何时定的?”
一连三问,问得苏贵平黝黑的面皮,陡然变红。
磕磕绊绊说了几句,苏春娘勉强听个囫囵。
“说……说是乔家村的,一家七口,干的屠户营生。寻常弄些散肉,在周边村子卖卖。”
“就定了?两家可见过,小娘子今岁几何?”
苏贵平能走出来,苏春娘自是高兴,可想到这移情别恋的速度,那满心的欢快,又落了几分。
心里暗暗骂了句:男人果真没一个好东西。
“小娘子年长我岁余,唇红齿白,圆圆润润的,看着就喜庆。”
苏大山有意搓合苏贵平与张老爹家的孙女杏儿,怎又同乔家村的牵连上了。
苏春娘略有疑惑,“亲事是哪个同你介绍的。爹……爹他就没意见?”
“爹跟娘都欢喜。说到这,我还得谢谢武家大郎哥。”
苏贵平搔搔头,笑得些许腼腆。
“同他有甚关系,他与你介绍的?”
“不,不是。阿姐还记得,先前,我自外头借了利钱,被武家阿哥带去木栖河担泥沙的事吧。”
“想忘也忘不了。”苏春娘刮他一眼,“再来呢。”
“也是因着那回,才有机会结识乔家阿哥。原空闲了便扯着我,三句不离他阿妹,打得就是这个主意。
我那时,每日只想着早些干完活,能归去好好歇息困觉。”他顿了顿,“不知怎的,乔家阿哥打听到家里住处,寻了过来。”
苏春娘拍拍比自己还高了一头的胞弟,感叹道:“倒是一番际遇。你自己欢喜最重要,莫要想其他的。”
“现下说我已经忘了她,那是假话。不过,阿姐也说了,适当放手,于我,于她,都是最好的。”
店里食客走了大半,苏春娘挑了张凳子坐下稍歇了歇,“你能懂得最好,日子是自己的,如何过,过成何地步,皆由自己。”
“苏娘子,结账。”食客将银钱放在桌面上,招呼一声走了。
“诶,您慢走。”
人逢喜事精神爽,不必苏春娘开口,苏贵平自发的帮着收拾好碗筷。嘴里哼唱着山里小调,抹好桌子,又把浸在木盆里的脏碗洗了。
“回头,还得请武家阿哥过来吃顿饭,当做谢媒礼。”
苏春娘没好气的横过眉眼瞪去,“你要谢他,拿我的东西算个甚。
不若去外处寻间酒肆,好好弄两个菜,花些银子无妨,莫失了面子。”
苏贵平摇头,显然早已做了打算,“阿姐帮我弄两个菜,不需充脸面,有多少银子,办什么价的事儿。
阿娘先前买了驴,家里约莫没存下多少。你也晓得我,手里一向没个准儿。日后乔家人来定婚期,聘金怕是都不够。
有些,能免则免为好。阿姐,”他半歪着身子,倚在苏春娘肩头,“你就当帮帮我,随意备桌酒菜来,花费多少银子,回头我补给你。”
“莫同我扮痴作傻来这一套,我帮你办,你要敢说半个我不爱听的,仔细你这张嘴。”
“就知阿姐疼我。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夜,酉时正我再过来。”
话落定,苏贵平拍拍屁股,万事不管的走了。
苏春娘抡起拳头,在背后作势挥舞几下,权当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