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益已经哭得难以言语。
李东垣已经没有力气了,但仍期望地望着他。
罗天益终于边哭边磕头:“老师,我答应您!我答应您!”
李东垣松了口气,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时在公元1251年2月25日。
这个昔日的富家少年,人们一直因他的财富而认为他的生活是潇洒的,而实际上在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生活在瘟疫、灾荒、战乱、饥饿、居无定所的过程中,他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年代,他经历了人世间最为黑暗的一幕,但是,他却凭着自己的信念,领会了医道的真谛,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又为我们奉献了璀璨的中医财富。他的思想的光辉,穿透时光的阻隔,一直照射到今天。
当你看到一本本他留下的书的时候,对他说声谢谢吧。
他是位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尾声
七百多年以后。
北京。
中医药大学的图书馆。
洁净阅览室,窗明几净。
我的桌子上摆着一本本李东垣留下的著作。
我看着每一本书的序中记录的刊印过程。
心里感叹到:“罗天益先生,你终于做到了!”
是的,罗天益终于做到了,他用行动履行了他对老师的承诺!
现在从某个角度来看,他几乎就是为了李东垣而生的。
在李东垣去世后,罗天益伺奉李东垣的夫人如同自己的母亲,一直到老人家八十岁去世。
1;李东垣(27)
他自己也终成一代中医名家,在元代太医院任太医。
任太医期间,他把李东垣留下的书稿一本本地整理,然后拿去刊行,并最终流传了下来。
他在每本书里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是我老师李东垣先生写的,我只是在做整理工作。
在将老师的著作全部完成后,他才写了自己的著作《卫生宝鉴》。
在刊行《卫生宝鉴》一书的时候,他把当年到老师家拜师时,自己写给老师的那封信,放在了目录的前面。
这封信,放目录的前面显得很突兀,古人刊印书籍是没有这样的规矩的。
没人知道他的这个举动是为了什么。
但是,我知道,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来怀念他的老师李东垣。
我甚至都能够想象到,罗天益是含着泪水这样做的。
信里面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
都饱含泪水。
图书馆的电灯陆续亮了。
阅览室里一片通明。
原来到晚自习时间了,同学们鱼贯而入。
我的心里突然有种冲动,想把这封信给他们看看……
补中益气丸与养生
今天要跟各位谈的是:千万别饿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