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光和元年之时,波及七州的大旱,以及蝗灾,让中原地区的人口损失惨重,这便是张角认为大汉的“苍天”出了问题的原因。
因为“苍天”本身便是九鼎结界的一个补丁。
大汉以“苍天”驱动九鼎结界,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
而九鼎结界,可以自动调节笼罩范围内的天气。
这也是为什么,丘志清有时候可以感觉的到,刮风下雨之时,云层之上的神力波动,可绝大多数刮风下雨的时间内。
丘志清都无法感知到,云层之上神力波动的原因。
因为除了天庭降雨之外,九鼎结界也会自行调节降雨。
并不是丘志清所知的故事中,雷霆雨露,都是天庭降下。
掀开这腐朽的“苍天”,建立全新的“黄天”,换苍天,至太平!
这就是张角的理论,以及目标,前边的是手段,后边的是目标。
而丘志清的理论和他的想法有些区别,丘志清则是认为,天穷则人穷,天变,则人变,人生天地,自然而然。
道随时宜,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具体来说便是,天旱,则抗旱,天寒,则御寒,大蝗,则烹之。
其实两人的观点,不能说完全对立,毕竟最终目标,都是:至太平。
自强的同时,换一个风调雨顺的“天”,当然更好。
不过他俩的矛盾,便在于此。
或者说是丘志清信不过张角,他不相信张角,可以在打破“苍天”这个旧秩序的同时,建立“黄天”新秩序。
这是他结合自己的记忆,以及对张角的认知得出的结论。
毕竟张角说过,他在下界的预演,全部以失败告终。
然则,张角对此,则是信心满满,丘志清有时候都不知道,到底是谁给他的自信……
毕竟“苍天”之强,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为了应对接下来可能波及雁门的蝗灾,丘志清除了科普蝗虫的一百种吃法之外,就是兴修水利,以备不全。
只能说是太平道的宣传给力,涌入的难民不少。
让丘志清有了更多的劳动力,去新修筑的两座县城,填充县境和开垦土地,以弥补两座县城的不足。
再加上一些家禽的养殖,丘志清觉得,这波应该是稳了……
光和二年(第九年)六月底。
在小麦夏收的同时,丘志清的试验田中,土豆和西瓜,开始纷纷成熟。
梨树和葡萄的长势也很是不错。
对于这位喜欢种田的太守,大家是好奇的不得了,几乎每个坊,每个庄子,都会派来各自的小灵通。
美名其曰,来帮太守收粮食。
其实就是来探听一下消息,看看太守这所谓新作物的产量如何。
至于能不能吃这个问题,他们是没有考虑的。
太守这么喜欢吃的人,会种植一些不能吃的东西出来么?
不会的,大家都打听过了,听说郡守府里,连花都没有,只有一片草地,看看,不能吃的东西,哪怕是漂亮的花,也无法入太守之眼。
至于为什么郡守府里会有草地……
在一众小灵通的见证下,这一次半亩地的土豆,收获了三千多斤。可把他们了坏了,纷纷围着蔡伯喈这位曾经的,户曹掾史,询问什么时候开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