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分院的清晨,鸟雀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
陈志远的声音清朗而富有韵律,在院子里回荡: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个孩子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摇头晃脑地跟着念诵,稚嫩的声音里充满了求知的渴望。
俞兆林原本有些心不在焉,但随着陈志远的诵读,他渐渐地被《声律启蒙》的韵律所吸引,眼神也逐渐变得专注起来。
李石头和王小丫则是一脸认真,他们虽然年纪小,却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他们紧紧地盯着手中的书本,生怕漏掉一个字。
韩知柏站在窗边,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文华评级的日子终于到了。
临城府文庙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来自各地的学子们,都聚集在这里,等待着接受文华的洗礼。
韩知柏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了文庙广场。
他看着孩子们脸上略带紧张的神情,微笑着鼓励道:“不要紧张,尽力就好。”
三个孩子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文华评级,正式开始。
学子们依次走到圣像前,接受文华的考核和洗礼。
圣像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照耀在学子们的身上,仿佛在为他们加持祝福。
韩知柏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
俞兆林、李石头和王小丫三人的身上,都散发出一层淡淡的金光,这正是赤子之心的象征。
他不禁点头,这三个孩子都保留了纯真和善良,这将是他们未来最大的财富。
“庙选甲等!”“庙选甲等!”“庙选甲等!”
一连三个甲等,就连有心理准备的韩知柏都没想到!
韩知柏走到他们面前,微笑着问道:“感觉怎么样?”
“我感觉我的文气更加精纯了!”俞兆林握紧拳头,可以学武道了!
李石头:“我感觉我的身体充满了力量!”他挠了挠头,显得很憨厚。
“好舒服呀!”王小丫则是一脸惊喜,“脑子里清清爽爽的!”
韩知柏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文庙上空突然出现了一道七彩祥云,祥云之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闪耀的星辰。
“是二十八星宿!”人群中有人惊呼道。
“天道垂青”的光芒照耀在三个孩子的身上,让他们的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在人群中,南宫信脸色铁青。自从被府学辞退后,他没有直接回甬城南宫家,而是不甘心地留在临城。
他不甘心。他认为韩知柏当夫子一定是个笑话,很快就会销声匿迹。
但没想到,阳明分院的学生不仅文华评甲等,还得到了星图的加持,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挫败。
他狠狠地瞪了韩知柏一眼,隐没在人群之中。
阳明分院内,吴道正和韩知柏交谈。
“公开课?”吴道捋着胡须,“你小子又在打什么主意?”
“这次分院出了三个庙选甲等,打出了名声。”韩知柏说出了自已的想法,“不如趁热打铁,为下一批招生打个基础。”
“说来听听。”吴道呡了一口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