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轻咳一声说道:“十一月,救回宁王朱权后,燕王发现自已的粮草不够了,以往各个塞王军队的粮草都是由朝廷划拨,现在燕军正在跟朝廷打仗,这粮草又该怎么办?”
“此时,李景隆再次给燕王送一个惊喜,李景隆率军与燕军分别与白河西、郑村坝两次交战。”
“结果三日后朝廷大军战败,失踪伤亡数万,投降者数万,并且缴获了朝廷五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
“战败后,李景隆领残军退兵六百里直接退到了德州。”
“听闻李景隆战败,朱允炆派遣礼部左侍郎陈性善去李景隆军中作为监军,就此李景隆开始消极怠工,坐视燕军收复蔚州、雁门关、大同、天成、阳和、云州等地。看着燕王从鞑靼大汗以及瓦剌王处得到了两股实力不弱的援军。”
“见燕军已成气候,朱允炆下令李景隆自德州出发、武定侯郭英自真定(现石家庄)合兵六十万,号称百万大军进攻北平。”
“朝廷六十万大军于白河沟与燕军交战,就在燕军即将被击溃之时,一阵‘大风’吹倒了李景隆的军旗,直接导致李景隆率领的军队被击溃,死伤十万投降十万,监军礼部左侍郎陈性善被杀,李景隆逃回德州。”
“另一边,武定侯郭英也耍了朱允炆,莫名其妙地就败了。”
朱元璋插嘴问道:“咱不明白,郭英为何要帮老四?”
朱厚熜嘿嘿一笑解释道:“洪武三十一年,武定侯郭英长子郭镇被兵部安排去辽东公干,结果郭镇去了趟辽东就生病了。”
“郭镇回到南京后,朱允炆下诏令太医为其医治,结果在太医的细心治疗之下,郭镇没多久就死了,当时郭镇只有27岁。”
“嘿嘿,要知道郭英可是37岁才有了长子郭镇,属于老来得子,结果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没了。”
“加上朱允炆登基后文官当道,满朝武勋大多一肚子火气没地方发泄,现在燕王领了头,你说他们帮谁?”
“白河沟一战之后,燕军与朝廷军队攻守易型,燕军开始转守为攻。除了平安、铁铉、盛庸,其他武勋率领的军队见到燕军是闻风而降。”
“当然,武将们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江阴侯吴高被削爵流放、驸马都尉王宁被圈禁、指挥同知李申(儿子在燕军效力)、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徐增寿被朱允炆下令斩首。”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进攻应天府,开城门的就是李景隆,满朝武勋就差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
朱元璋无奈地闭上了眼睛,一旁的朱标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
朱厚熜还要再说些什么,这时锦衣卫指挥使毛镶走了进来,看到朱厚熜的身影整个人愣在原地。
“无需避讳,有什么事直说!”
“是”
毛镶跪在地上说道:“回禀皇上,经锦衣卫多番调查,从服侍前太子妃常氏的下人以及稳婆处得知,吕氏在前太子妃怀孕后经常送补品给前太子妃进补。”
“稳婆曾多次劝说吕氏孕妇不可多吃补品,可能使婴儿过大导致难产。只是她的劝说未曾被吕氏采纳,前太子妃难产之后,吕氏身边的贴身宫女春兰给了她一笔银子,让她离开京城不要再回来了。”
“锦衣卫查探后发现,稳婆在回乡路上曾遭遇山贼,若不是她命大心脏长在右边,只怕已经被杀了。”
“并且锦衣卫监视吕家发现,十七日前,太子妃贴身侍女春兰曾秘密将一个小箱子带回东宫,锦衣卫顺藤摸瓜查到箱子里装的正是痘疮病人的衣物。”
砰……
闻言,暴怒的朱元璋将随手抓到的瓷杯砸在地上,深吸了几口气后,冷声说道:“标儿,东宫的事,你自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