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天壤之间有王郎 > 第9章 人生不得长欢乐(第1页)

第9章 人生不得长欢乐(第1页)

在司马昱以为事情快要解决的时候,五万荆州军顺流而下,进驻武昌。

同时,一封奏疏送到建康,征西大将军桓温再次请求朝廷还都洛阳,修复王陵。

这个要求乍一听,非常正义且合理,但有一个小问题,这时的洛阳还在前秦人手里,估摸着人家不会同意建康朝廷搬回去。

所以桓温带着荆州军亮相了,一副我看看是谁有意见的态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司马昱有些招架不住,手下群臣也是无计可施,毕竟桓温的要求天然的政治正确,不好直接反驳。

虽然大家都想偏安江南,可不能明确拒绝北伐,只能谈困难。

王羲之很快也得到这个消息,将儿子拉到身前一顿臭骂,怪他引狼入室。

“这事与我何干?”王凝之狡辩道:“北伐一次不成,自然就会有二次、三次。”

话虽如此,但结合之前所说的土断一事,王羲之哪能不知道儿子参与其中。

“再不老实交代,我就回会稽去,看你在京城怎么折腾。”

王凝之讨好地拉着父亲坐下,“阿耶可不能走,现在回会稽就是向王蓝田认输,而我去了相王府,也要在王坦之之下,这怎么行!”

“少拿这些话搪塞我,”王羲之用力甩开儿子的手,“你可知道,桓温大军东进,那就是逼宫。”

王凝之点头承认,反问父亲:“那阿耶觉得是不应该北伐,还于旧都,还是不应该实施土断,缓和矛盾?”

“这些都不是逼宫的理由。”王羲之仍十分严厉,但语气稍有缓和。

王凝之撇撇嘴,逼宫又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年王敦都直接杀进建康城,将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给软禁了,桓温和他比起来,简直不要太温和。

东晋朝廷是典型的不作为,将一手好牌给打烂了,不然以一个统一的南方,对上支离破碎的北方,有很多机会可以收复失地的。

这也是王凝之说服桓温插手二王之争的理由,因为仅凭荆州军的力量,北伐还是很困难的,但若能掌控朝局,形势就大不一样了。

后面刘裕的北伐之所以能够气吞万里如虎,那是因为他先控制了朝廷,而桓温大权在握后,始终有些扭捏。

王凝之又拿民生多艰和土断的意义说事,总算是安抚下了父亲。

王羲之是北伐的反对派,但要是说为江南百姓做点事,他是愿意的。

他做不到像谢安那样心安理得的隐居,所以坟头立誓,其实是为了自断后路;他也不是那种将大国崛起和小民尊严搞对立的人,所以不会因为土断有益于北伐而拒绝。

几天后,撇下大部队东进的桓温抵达姑孰(今马鞍山市当涂县),一连几次向朝廷上书,要求北伐和迁都洛阳。

司马昱不可能同意迁都,但迫于压力,下诏拜桓温为征讨大都督,都督司、冀二州诸军事,负责北伐事宜。

桓温收到诏书后,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继续顺流而下,抵达石头城。

石头城扼守在长江和秦淮河的交汇口,建康号称龙蟠虎踞帝王州,龙蟠指的是钟山,虎踞便是指石头城这个重要的防御堡垒。

司马昱亲自到城外迎接这个老朋友,分别的这十年,司马昱在扬州统领朝政,桓温在荆州西征北伐。

“怎敢劳殿下相迎。”桓温远远地便下马行礼。

司马昱快步上前抓住桓温的胳膊,笑道:“几年不见,元子怎么变生分了。”

桓温客气地回了一句,“今非昔比,怎敢在殿下面前无礼。”

两人相视一笑,一起从阖闾门进入皇城面见天子。

走完这个形式后,司马昱便要带着桓温去自已府上喝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