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愔大喜,遣使向朝廷和大司马桓温送上捷报。
桓温有些意兴阑珊,他没能拿下邺城,徐州军却收复了青州,光芒甚至盖过了自已。
河阳这边,在确定慕容垂返回平阳后,邓遐再次率军进入上党,加上沈劲的队伍,一万洛阳军重返泫氏城。
泫氏城守将都要哭了,就这么一座小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搁谁谁受得了,于是他再次开城投降,并主动提出前往洛阳。
邓遐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这个要求,上党战事结束,王凝之和慕容垂在上党郡内依旧以羊头山为界。
沈劲则率军回到了野王,趁着桓温大军已经撤离、燕军还未反扑的空隙,进入汲郡捡漏,将剩下的人口、财物和粮草全部运回河内郡。
这是王凝之的要求,不要占领汲郡,将它作为司州和燕国之间的缓冲带。
地盘太大了不是好事,眼下王凝之占领的地方人口仍未饱和,有足够的空地来安置这些人。
太和二年(公元三六七年)的北伐到此结束,晋国收复了被鲜卑人占领的黄河以南全部土地,在河北,也恢复了河内郡和上党郡南部的部分领土。
军事上没有大获全胜,桓温将注意力转移到政治上面来,尤其是青州和兖州的归属问题。
青州目前在郗愔手里,兖州则是谢玄占西三郡,桓温占东五郡。
新一轮的较量,将在姑孰和建康,桓温和谢安之间展开。
坐镇卢氏的王凝之收到北方传回的消息,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他不打算参与桓温和谢安之间的暗斗,担心引火烧身。
以谢安的政治手腕,加上此次北伐各方的战果,桓温想再进一步,绝无可能。
入秋之后,关中的战事向有利于长安朝廷的方向发展,吕光出马后,稳住了西线的局面,并和王猛一样,利用苻武急于进军长安的心态,诱敌深入,大败苻武军。
苻家这几个兄弟,就没想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心只想杀入长安,凭借景明帝一脉的身份振臂一呼,夺回被苻坚篡夺的皇位。
只能说想法太单纯了,真不适合造反。
王凝之早就知道这场声势浩大的四公叛乱是雷声大雨点小,所以才紧急介入,好歹保下了苻廋,这将是他介入关中的一颗棋子。
战事消停后,金墉城传来好消息,谢道韫再次为王凝之产下一子,母子平安。
王凝之归心似箭,但陕城和卢氏的情况并不明朗,他不敢离开,王猛、邓羌和张蚝等人带着近十万大军在蒲阪、潼关和弘农等地,随时可能兴兵来犯。
要不是有个慕容垂在后面拖着他们,王凝之恐怕早就带着苻廋跑路了。
全明星阵容的较量,站得太近,容易遭受池鱼之殃。
更何况王凝之可不无辜,他就是为了钻空子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