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咱们要发财了“。刚走进家门的老杨就兴冲冲的冲着老王同志喊道。
”你喊啥呢,发财了?什么发财了?“老王同志疑惑的问道。
”我是说,咱们的煤矿发财了“。老杨还是难忍激动。
“你别光顾着高兴啊,煤矿到底怎么发财了?”老王同志也着急了,一个劲的追问老杨。
“今天井下的工人,在进行掘进作业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大煤层,储量相当丰富,而且开采难度还不高。仅仅今天一天时间,就产了15吨煤,那可就是2000多块钱啊。”
“虽然去掉成本,咱们只能剩下3成,但咱们也能剩下600多块钱,这不就是发财了么”。老杨终于冷静下来,将事情说清楚了。
“一天六百,一个月一万八,那一年就是二十多万?妈呀,这么多啊。”老王同志被自已算出来的数字吓了一跳。
老杨点点头说道:“没错,就是二十多万。”
也怪不得老王同志和老杨激动,98年的1万元,相当于20年后的11。8万元,20多万就相当于2018年的2000多万,可不是发财了么。
“发财儿,发财了。”老王同志一直念叨着这三个字,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唉,你别哭啊,这是好事啊,咱家马上就有钱了,你也不用再去二姐家借钱了,以后就跟着我享福了”。
虽然老杨劝老王同志别哭,但是说着说着,他自已也红了眼眶。
只有老杨自已知道,作为一个男人,当他没办法给妻儿带来富裕的生活,反而需要妻子去姐姐家借钱的时候,他有多难受。
这几个月,他吃住基本都在矿上,咬着牙,等待着奇迹出现的一天。
现在好了,奇迹终于出现了,妻儿能跟着他享福了,他也能在老王同志的亲戚那边抬起头来了。
老杨想到这里,眼泪也掉了下来。
“爸,妈你俩别哭了啊,我看你俩还是得感谢我,要不是我听到了承包煤矿的方法,咱家能发财么?”看见两个人情绪发泄的差不多了,杨阳赶紧转移了话题。
“对对对,多亏了你,来儿子,让爸亲一口“。老杨同志回过神,擦擦眼泪对杨阳说道。
”不要,你可别蹭我一脸鼻涕。“杨阳一脸嫌弃的样子说道。
听到杨阳的话,老杨和老王同志对视了一眼,都哈哈大笑起来。
吃饭的时候,本来滴酒不沾的老杨,破例的喝了一瓶啤酒。在饭桌上,老杨和老王同志兴致勃勃的规划着未来。
要不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夫妻二人不约而同想到的就是杨阳的教育问题。
老杨指着杨阳,对着老王同志说:“明年杨阳就该上小学了,你说是不是给他送到育英小学去?杨阳是个念书的好苗子,之前咱没钱,只能给他送到煤矿小学去,现在咱有钱了,可别给孩子耽误了“。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煤矿小学毕业后只能上十二中,育英小学能上十七中,要是成绩好,还能上四中”。老王同志也说道。
“嗯,那你想着打听打听,看看送杨阳去育英小学,需要啥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