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明第四极 > 第103章 盛世(第1页)

第103章 盛世(第1页)

建恒5年

朝廷经历了自下而上的吏治改革,国家富有,人口充足,国库富有,天下迎来盛世的光景,朱高爔也进行了军队的改革,废除了内地的卫所的制度,保留边境的卫所来继续拱卫边境,军队统管于中央,沿海设置三大海军。

一,天津港8万海军,设立天津海卫指挥使1名,副指挥使5名,监军4名

二,福建港3万海军,设立福建海卫指挥使1名,副指挥使2名,监军2名。

三,海南港3万海军,设立海南海卫指挥使1名,副指挥使2名,监军2名。

海军指挥使将领任职不得每三年一换,副指挥使每五年一换,监军每一年一换。

三大海军拱卫大明海域,组成防线,避免倭寇、海盗等入侵。

内地卫所制被废除,地方上府、州、县的军队也被大大压缩,大部分编入中央,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

朱高爔直接掌握的军队,马步军45万人,海军14万人,军队不下于60万人。

。。。。。。。。。。。。。。。。。。。

京城之中

文昌武盛之世,处处呈现出繁荣昌盛之景。城市之中,阁楼高耸林立,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大街小巷之间。这些楼阁造型各异,有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的古朴典雅、庄重肃穆;还有的轻盈灵巧、独具匠心。它们或作为官邸富商的住所,或成为文人墨客聚会之所,亦或是普通百姓休闲娱乐之地。

如此盛况可谓是空前绝后,令人叹为观止。而就在这繁华盛世之际,皇帝朱高爔高瞻远瞩,深知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如今永乐的旧臣越来越老,要尽快培养人才,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尴尬情况。于是他毅然决然地下令举行恩科考试,广纳天下贤才,为国选才。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如春风般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引得无数莘莘学子跃跃欲试,纷纷踏上了这条通往仕途之路。

大明各个地方的学子齐聚京城,为了京城添加了不少文气,出身百姓的学子都是坐着牛车来的,而有些家世的学子是坐着马车而来,都是身负家庭的希望,想要通过考科举改变家庭的命运,进而实现抱负。

朱高爔此时跟夏元吉、于谦、王斌站在城墙上,纪纲带着锦衣卫驻守在周围,朱高爔看着往来的学子,笑着说道。

“李世民当年言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然出身百姓、寒门的英雄又能有多少?今朕两者兼而有之,能胜太宗否。”

王斌拱手说道:“唐太宗不如皇上远矣,唐太宗被世家大族所困,虽造就一时之盛世,然妥协于世家大族,百姓依然所困苦,百姓、寒门之学子无出头之日,皆因世家为祸故引起黄巢之乱,国家遂亡。”

于谦说道:“文治之功皇上可胜,然武略却输多矣。”

朱高爔见于谦如此说,也是不置可否,唐朝与明朝不同,唐朝以和亲、分化之外交,加以兵威才解决边境之患。大明的国情不容,建国之初,太祖皇帝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纲领,这才统一国家,百姓对异族仇视之恨,深入骨髓,大明不可能改变现在强硬的外交政策,毕竟这是一个国家的脊梁。

朱高爔说道:“此次科举主考官朕看由你们二人担任最为合适,一个是我大明的重臣,一个是我大明状元,务必给大明选出人才。”

“臣领旨。”

“臣领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