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漕运畅通无阻,朝廷发出告示给江南的商户们,谁能够运粮食到河南缓解灾情,并且给百姓修建房屋,朝廷承诺,免除商税、关税、5年,并且朝廷给颁布其为皇商,有了黄商以后押运等事物,均可请官兵50人护送,若是被劫可让就近官兵追回。”
三杨面露难色,夏元吉倒还好。
杨士奇拱手说道:“禀殿下,朝廷历来重农而抑商,如今提高商人地位,是否不妥?”
朱高爔摆了摆手。
”无妨,如今河南灾情刻不容缓,不过5年时间而已,不必在意。你们出个方案,交代下去尽快办理。“
杨士奇缓缓说道:“是。”
“山东旱灾,主要在于粮,夏元吉命你统筹粮食发往山东,并且告知,山东各级官员让他们开仓放粮,战备粮食也拿出来一半救济灾民,并且告诉山东世家,让他们也开仓放粮,事后朝廷自有恩赏。并且立一块石碑,刻上各个世家的名字,捐了多少都要明明白白的刻上去,谁要是捐少了被灾民抢了去,可就不关朝廷的事情了。”
朱高爔此话一出,在场众人心中一冷,魏王爷这是要把百姓的怒火,从朝廷转移到山东的各个世家啊,捐多了朝廷给你补偿,捐少了被老百姓抢了,那你也别怨,谁让你抠门呢。一旦引起民变,灾民看到石碑,首先肯定不会造朝廷的反,而是去抢捐的最少的世家啊。
夏元吉随后拱手说道:“禀魏王,朝廷这样一来就没钱了,这该如何解决。”
朱高爔笑着说道:“漕运如今开通不用可惜,战争时期外,允许民间使用,百姓的船只免费,商人一条小船收取20两,大船100两,国家贫困暂时取消商税,并且取消城门税,以后进城出城,只收取马车税,其他进城杂税一律取消。”
夏元吉担忧的说道:“取消了这些税收,国家财政?”
朱高爔淡定的说道:“百姓兜里能有几个钱?有马车的不是官员就是勋贵商人,他们也不差这几个子,再说了商人多了,漕运的收入不久多了嘛。亏你还是管户部的。这些命令尽快执行,颁布天下。让监察御史也去监督各个地方。我自会派锦衣卫一一查验。”
“是”,“是”,“是”。
。。。。。。。。。。。。。。。。。。。。。。。。。。。。。。。。。。。。。。
江南自古以来就盛产钱粮,长江也是比黄河安稳,两地百姓也是富裕,商人也多,见到朝廷告示后,三大商户也是纷纷送钱给官员,想要承包这件事情,从而获取朝廷的皇商的认可,官员也是收取了不少好处,最终敲定了三大商户共同执行,皇商这5年大家轮流使用,朝廷的好处大家一起分享。
一时间江南大大小小的船只,马车运着厚重的粮食和钱财前往河南,一路上都有各地的军队保护,河南的百姓在商户的资助下也恢复了秩序,吃上了饭食。
山东的局势,各个世家本想屯粮居奇,没想到朝廷直接他们的家族和捐献的粮食刻在石碑上,灾民每日眼冒红光的围堵捐粮最少的家族,家族族长迫于无奈拿出了粮食,救济灾民。山东的各大家族也是非常仇视魏王,恨不得食肉寝皮,朱高爔见他们放了血,也是安抚他们免除他们一年的漕运的费用。
朝廷放开了商税,商人们也是积极涌动,开始了将东西卖往各个地区。
朱高爔和儿子朱瞻墉此时正站在顺天府城头上。
“果不出我所料,商人逐利,如今没了税,连南方的商人也多了起来。”
“爹,此法虽好,见效也快,可商人若是发展强大了,对抗朝廷该如何是好。”
朱瞻墉的担忧,朱高爔也不是没想过,但是如今国家贫穷,财政收入,连只有半壁江山的赵宋也不如。
“商人不足为虑,可虑者官商勾结,只是如今国家贫困,等商人发展一番,在进行限制,国家富有了,就可以提高官员的俸禄,高薪养廉,再施行商税和刑法,如此张弛有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说到底百姓之所以造反,只要是活不下去,太祖定下土地不得买卖,也是担心土地兼并,所以打压商人,现在虽然免了商税,给了皇商,但身份还是贱商,敢动土地的心思,大明律自会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