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没有人烟的清云道观,也被下令拆迁重修,装饰一新,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香火。
“这里好像是书房?有人住么?”
一个施工队的老工人带着工具,踏进后院的书房,让他惊奇的是,与外面的破落不同,这里竟然干干净净,好像仍有人住着的样子。
“怎么可能,他们说观里最后一个老道士都在几个星期前见三清去了,这里早就没人住啦!”另一个工人抄起梯子,就开始爬到屋顶上掀瓦片。
“啧啧,这些一屋的破瓦到时候都要换新的,还真是大工程啊!”
“你先别搞,把屋里的东西抬出去再说,据说还有古董呢,咱们看看有没有值钱的,可以拿去卖了换几包烟。”
“切,值钱的东西哪里还轮得到你,早就让老板他们运走啦!”
听到外面几个年轻人的吵吵嚷嚷,在书房里的老工人无奈地摇头,他已经活了快六十岁了,比起那些年轻不懂事的小子,却知道这份清静的珍贵。
只是世事不由他,这里纯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很快就会变味了。
老工人走到书架前,随手抚了一把,发现积灰并不厚,似乎这里的主人死去之前,都一直在用心地打理。
“嗯?那些是什么?”
老工人的目光,从书架的上层一直往下移,除了上面都是些历史宗教的资料书籍,书架下方,却摆着一大摞没有封面的薄子。
他随手抽出一本,翻开来,年代已久,纸脆发黄,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的的工笔小楷,却是相当漂亮,隐约还有浓墨的香气,没有在时光中散去。
他再仔细一看,写的似乎是一个故事,那主角的名字,竟然还似曾相识。
“我看过这个故事吗?”
他神思有些恍惚,又心中估算了一下,这么多本簿子,加起来,少说也有几百本……
他又抽出几本,都是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这真的是一个连贯的故事么?这么多字,该写多少年啊!
现在这个时代,竟然还有人用纸笔创作小说的,而且用的还是毛笔,为了心中的故事,一字一句,斟酌思量,写上数十年,这是对文字真正的挚爱么?
如此认真的态度,让老工人想起他年少时崇拜的一个作家。
尽管那个作家的故事没有再写下去,这么多年过去,他的脑海中,故事的轮廓也已模糊,但是这不要紧,他还记得他的名字,他们这一辈人,都还记得他的名字。
少时的倾慕,那些与年华一起成长的感动,被岁月铭刻下的传奇,你的名字,我的记忆,我们无法言说的幸福,只有我明白的意义,无数变迁的时代,日升月落的等待,飞鸟和蓝天,鱼儿和大海,灼灼芳华的盛开,历历在耳的喝彩,好多人至今徘徊,好多人悉数冬天过去你再回来,尽管冬天过去了一年又一年,尽管你没有再回来,可是这些都不要紧,只要我们还记得你,那就足矣。
不知是不是因为见景生情,还是人老了就容易怀旧,老工人看着这些簿子,心里没来由的有些酸楚,他抹了把眼睛,继续翻看着,一本又一本,往前翻开,故事的轮廓慢慢清晰,记忆中有什么东西被挖掘起来,拍落上面的蒙尘,竟然是鲜艳如昨。
他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多少年了,在漫长的岁月里,这早已忘却的,心跳的激情。
他抽出排在最末的一本,也就是故事的开篇第一本,他看到封面上,用毛笔写着十六个繁体字,用的是竖排古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墨香沉沉,犹在昨日。
【正文完】
番外:一个移动硬盘引发的血案{全}
第一章 纯洁的新娘
“唔,选什么花好呢……”
竹小桃蹲在花店门口,一脸迷茫,被羽绒服堆得像个肉球般的背影,让人很想从背后踢一脚,然后看她在雪地上骨碌碌地滚出去爬不起来。
A市的冬天,终于下了第一场雪,一夜过去,花园小区就成了白茫茫一片,又值清晨,人影稀少,放眼望去,世界显得分外宽敞。
竹小桃难得早起,虽然雪景她在北方老家的时候看了近20年,但江南的雪,却别有一番韵味,而今天她拖着临江仙早早起来的原因,是要去清河镇参加吕婷的婚礼。
婚礼在第二天举行,按照清河镇当地的风俗,需要吕婷的夫家在当地大摆酒宴,以此来表达婚礼的隆重。而竹小桃作为吕婷姑娘钦点的伴娘,自然也要准备得充分一些,才不失体面。
所以一向拖沓的竹小桃,决定了提早一日过去,顺便再买些花过去庆祝。
深冬的季节,许多花的花期已过,市面上卖的,大多是人工种植出来,跨季节的产物,在清河镇很难买到,所以竹小桃决定直接从A市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