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科举考试是谁提出来的 > 第103 章 府试三(第2页)

第103 章 府试三(第2页)

再次完整的看了一遍考题之后,张时安又在脑中思虑了片刻。

终于动笔。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于国而言,水利便如这载舟之水,与地方民生、吏治紧密相连,攸关邦本。

回溯过往,水利兴盛之地,民生必受其荫。

古有芍陂,春秋时孙叔敖主持修筑,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蓄纳川流,灌溉万顷。

周边百姓赖此岁岁丰收,仓廪充实,人口繁衍,村落兴盛,渐成繁华市井。

又看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漕运繁忙,不仅滋养沿岸农田,促农事兴旺,更使货物流通、文化交融。

沿线城镇如明珠崛起,商业繁荣、百业俱兴,民众安居乐业,尽享水利红利。此皆为水利之功,稳民生之基。

反之,水利废弛,灾祸踵至。黄河决口在历史上屡酿巨灾,洪流奔涌,冲毁家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饿殍塞途。

田园荒芜,农桑俱废,地方经济瞬间崩塌,百姓生活陷入绝境,疫病横行,人口锐减,惨象环生。

吏治于其中扮演关键角色。贤良官吏,心系水利,如宋时范仲淹,知苏州时,见太湖地区水患频发。

亲率民众疏浚河道,筑堤围堰。

他日夜督工,调配物资,不徇私情,严惩贪墨,保工程质量。

工程告竣,水患得解,农田灌溉无忧,地方重现生机。

此类良吏深明水利为民生要义,倾尽全力,以公心谋福祉。

然贪腐庸碌之官,常为害水利。或虚报工程款项,中饱私囊;

或玩忽职守,对堤岸隐患视而不见,致小险酿大祸。水利失修,百姓受苦,地方凋敝。

于当下而言,传承前人智慧,首当重视水利人才培养,兴专业学府,育精专之士。

以科学之法规划、建设、维护水利设施。

次则强化吏治监督,建立严苛巡视机制,对水利工程专款专用、质量进度全程管控,贪腐者重惩不贷。

再者,广纳民意,水利工程关乎百姓切身,民众最知需求,听证会、建议箱集民智,确保工程实用惠民。

地方协同作战,上下游、左右岸一体规划,共护水脉,共享水利成果。

水利兴,则民生悦、吏治清;水利废,则乱民生、毁吏治。

唯以史为鉴,革新治理,方能保水利长盛,促地方繁荣,铸家国安康之锦绣未来。

张时安洋洋洒洒写了一堆,突然才发现。

这个世界,关于都江堰李冰父子的历史存在,仿佛有些空缺。

据他看了这么多资料,像一些古代大型的堰坝,特别是闻名的那种。

竟然都是一片空白。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他孤陋寡闻?

要是这个时代,堤坝水利都处于空白期,那他,在这个世界,搞不好还真能混个风生水起。

不过按照现在的状况来看,还是不能过早的暴露,那种惊为天人的想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