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二,明媚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贾府,可对于宝玉而言,这一天却如晴天霹雳。
早上,他还与黛玉在一处嬉戏玩闹,银铃般的笑声在庭院中回荡。那时的宝玉,满心都是与黛玉相处的欢愉,眉眼间尽是笑意,时不时偷瞧黛玉,目光中满是眷恋。黛玉则时而轻嗔,时而浅笑,那灵动的模样让宝玉挪不开眼。可谁能料到,午后的变故,瞬间打破了这份美好。
贾敏款款而来,此番前来,并非寻常的回娘家,而是要接黛玉回家。这话一出口,贾母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中满是不舍与伤心,急切地问道:“这是为何呀?玉儿离了我,可叫我怎么活哟。”那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眼眶也渐渐泛红。
贾敏微微欠身,和声细语地解释:“母亲,没什么别的。回京前本来就是计划着要将玉儿接回家住,和我们夫妇二人团聚。但一时匆忙,府里头也未收拾周全,而且母亲疼爱玉儿,突然分别恐有伤心处,于是就没立刻接玉儿回家的打算。
近几日,她父亲思念的紧,而且女儿我也想玉儿不是,母亲疼玉儿难道不疼我了?我这整日奔波,一是不便,二是也有累人处。要不是如今朝中正忙,她父亲久忙公务,府里头离不开我,我倒想回娘家同母亲住在一处的好。
今日就想着接玉儿回家去,若是母亲想玉儿,再将人接回来住不是?”
贾母也赞叹是这番道理,但心里又有担忧,轻叹一声,眼中满是无奈与理解:“唉,话是这么说,可我这心里,总是放心不下。不是玉儿有什么事吧?可不能瞒着我,叫我伤心呐。”
贾敏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母亲,您这是说的什么话,玉儿在您这儿,能有什么事是我不知道的。”
贾母见女儿嘴上柔弱,可心里不留口,知道黛玉此番必定要回去了,虽满心不舍,却也不再强求,转而问道:“玉儿既然今日要走,就吃完晚饭再走吧,让我们祖孙俩好好叙叙情。”
贾敏连忙点头应允:“自是要陪母亲吃完饭再走的。”
正与宝玉玩耍的黛玉听闻这个消息,手中的帕子悄然滑落,整个人瞬间愣住,美目圆睁,满是不可置信:“怎么会如此突然?”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像还在期待这只是一场误会。
宝玉更是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急忙拉住紫鹃,声音急切而慌乱:“紫鹃,你是不是听错了?姑姑怎么会突然要接颦儿妹妹回去?”
紫鹃无奈地叹了口气:“还能听错?薄儿姐姐马上还要带人来,为我们姑娘收拾东西呢。”
话音刚落,薄儿莲步轻移,走了进来。她身姿婀娜,面容姣好,作为江南松江人,林家到了扬州后买来的,但是呢。。。。。。。。。扬州的人伢子买人卖人的第一选择是要有做瘦马资质的,这样的话,卖价高的可就不是一点了。
但薄儿最后到了林府,你就知道她是位容貌出众的江南女子,但又还没到所谓倾国倾城貌的地步,跟在贾敏身边,近朱者赤,反倒添了一股清丽气质。
她先是向黛玉和宝玉分别行礼请安,而后轻声说道:“小姐,夫人正陪着老太太呢,吩咐我带人过来给您收拾行李。”
黛玉秀眉微蹙,轻声问道:“薄儿姐姐,母亲说为什么突然要回去了吗?”
薄儿微微欠身,恭敬地回道:“是老爷和夫人想念小姐,这才想接您回去。”
黛玉便不再多言,与薄儿、紫鹃、雪雁及几个小丫鬟开始收拾东西,将大的、重的物件指给粗使婆子。
一旁的宝玉瞬间成了闲人,满心的郁闷无处排解。他失魂落魄地在园子里漫无目的地闲逛,脚步虚浮,眼神空洞。
路过的一对丫鬟注意到了他,其中一个小丫鬟满眼好奇,一边走一边拉了拉旁边的丫鬟:“锦儿姐姐,那个是谁呀?是府里的哪位爷吗?”
锦儿轻声一笑,解释道:“瑜儿妹妹,我告诉你,那位是二房的宝二爷,是爷的堂弟,自小住在老太太院子里,是个喜欢吃女儿家嘴上胭脂的。”
刚进府不久的肖纯瑜,闻言面上强装平静,可内心却大吃一惊,暗自思忖:“胭脂也能吃?庄上的先生不是说富贵人家里男女之防甚于防川吗?怎么这府里比庄上还要随意。”
宝玉瞧见这两个丫鬟,强撑起笑,走过来问道:“锦儿,你在做什么呢?府里最近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呀?”
锦儿赶忙拉着纯瑜给宝玉请安,赔笑道:“二爷,我现在整天跟在小公子小姐身边,哪有空去听老妈妈们闲聊呀。”
宝玉点点头,还想再问,锦儿却抢先说道:“二爷,我们还得回院里呢,二奶奶正等着我们呢。”说完,便拉着纯瑜匆匆告辞。
宝玉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诧异与失落更添几分,喃喃自语:“我如今竟如此讨人嫌了?颦儿要回家去,连锦儿也不愿同我说话?”
想到此处,他心中的郁气愈发浓烈,只觉满脸滚烫,从园中桥上走过时,一阵风吹来,他却浑然不觉,回到廊下,便痴坐在那里,眼神呆滞,自怨自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一边,锦儿拉着纯瑜一路走路比飞鸟,就是缺了翅膀,气喘吁吁地进了院子。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才带着纯瑜往里间走去。纯瑜则好奇地打量着院子里的景致,眼中满是新奇,她来了也有些日子了,可总也觉得看不够。
刚进院子,便碰上了贾琏女儿的奶嬷嬷。奶嬷嬷瞧见这两个小丫鬟,立刻板起脸,一顿教诲:“锦儿,如今伺候着少爷小姐,还这么贪玩,可不行。”
锦儿满脸赔笑,连连点头称是,直到里间传来王熙凤的声音,奶嬷嬷才放过她们。锦儿望着奶嬷嬷的背影,暗自撇了撇嘴,满脸的鄙夷。纯瑜则安静地站在一旁,不发一言。
二人进到里间,王熙凤正与平儿逗着两个孩子玩耍。王熙凤瞧见锦儿进来,笑着打趣道:“怎么,今日又贪玩?在外面溜达了这么久才想起要回来?”
锦儿红着脸,底气不足地回道:“没有的,奶奶,我今天是当姐姐,领妹妹到处看一看,以后好不出错。”声音越说越低,头也不自觉地低了下去。
王熙凤倒也不在意,目光落在锦儿口中的妹妹身上,眼前一亮,这姑娘生得倒是个美人胚子,不像锦儿,就剩可爱了。“你叫什么?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回奶奶的话,小名瑜儿。我刚进府不久,规矩没学全,还未有差事。”瑜儿依照姑姑所教,不卑不亢地回答。
王熙凤微微点头,倒不在意,院里头丫鬟选用,也不只有她,贾琏那边哪年都有一两个从庄上选上来学管事的,她那里能都认得,再加上瑜儿跟在锦儿身后,就以为是慎儿身边的丫鬟。
连常跟丫鬟们讲的规矩也懒得讲,就另吩咐了事给两个丫头。
等二人离开,王熙凤抱着女儿秋璇,突然轻唤一声:“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