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开口“姑娘,咱就这么直接走了?”不给那谁留个信么?
汤圆眨巴眨巴眼睛“是了,竹嬷嬷那边安顿好了么?她的旧友可都还在?汤家的人去打点了么?”
这次去边关路途遥远,小舅母还打的是边游玩边去的想法,少说得两月的时间耗费在路上。竹嬷嬷年纪大了,当初从扬州回京的时候走的是水路都有点受不住,这次坐马车她更受不了,汤圆也不忍她一把年纪的跟着自己折腾。
好在竹嬷嬷当初在京内也是有好友的,正好过去小玩几个月的。
看着汤圆顾左右而言他,红裳心里叹气也不再说其他的,只是顺着汤圆的话道“已经打听清楚了,竹嬷嬷也跟着过去了,夫人还派了两个小丫鬟去伺候嬷嬷,姑娘放心,等咱们回来的时候竹嬷嬷一定过的好好的。”
“恩。”
“我去小舅母那边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你们手脚也快点,午饭过后我们就要出发了。”
看着汤圆离去的背影,红裳绿袖对视了一眼,只能为七皇子默哀了。非得惹姑娘生气,姑娘基本不生气,生气起来谁也拦不住。
长安和将军在御花园呆了一个时辰后,实在受不了那些奴才们的诡异视线了,硬着头皮跑回来对着元宵道“主子,咱出宫去吧!这姑娘生气,不都得哄么?哄姑娘就是送东西送衣服这些了。”
反正早死玩死都是死,先逃过这一劫再说。
元宵还真的低头想了想然后不悦的反驳“她什么东西没见过?我连母妃的玉佩都给她了,这是世上最好的东西了,还能送什么!”
看着有戏,长安嘴巴一咧“爷,这些您就不知道了。汤小姐金尊玉贵的长大,那自然是什么好东西都见过的。可是,那也只是深闺里的东西呀!说不定,一支金簪子在汤小姐眼里还不如外面的一串糖葫芦来的有趣呢?”
是了,汤圆不爱出门,外面的东西她都没见过,这个倒是可以有。
说做就做,元宵现在是真的不知道该拿汤圆怎么办了,人在柳家,见都见不到,话都说不上,连道歉的机会都没有。确实没有拒之门外,只是躲起来了而已。起身直接带着长安出了宫去外面闲逛了。
汤圆坐在马车里,大约是小舅母也看出了自己的心情并不是很好,没有选择坐一辆马车,而是让汤圆主仆三人乘坐一辆马车,想着她能静静心。绿袖耐不住性子,偷偷的掀开一条缝看着外面的情景。
大街上人来人往,小贩车辆到处都是,绿袖看的一脸兴起。
突然,扯了扯汤圆的袖子“姑娘姑娘!”
汤圆闻声看去,身子也跟着一顿,是元宵和长安。
两人都穿着常服,一看就知道很名贵的衣料和原本就出色的容貌,让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元宵身上。眉头又是微微的拧着,浑身写满了不耐烦和不爽利。和以前的他没什么两样,还是这般的不掩饰。
看来,过的挺好。
汤圆伸手就把车帘给拉上了。闭着眼睛作养神状“出门还有段官道可以好好的歇息一番,等转了小路就有的受了,都歇歇吧。”
红裳绿袖这会也不可能给七皇子说好话了,姑娘都气的去边关了,他倒好,还有心思在这闲逛!活该姑娘走了都不知道,哼!
元宵若有所思的看向一列出城的马车,刚才好像有人在看自己?长安顺着元宵的视线也看了过去,探了探身子瞧的仔细些才开口“不知道是谁家的,没有家族标记。估计是哪家带着女眷出游去了。”
这会天刚转凉还不冷,正是出游的好时机。
元宵点头,把心里有些怪异的感觉丢出了脑子低头看有没有哄汤圆高兴的小玩意。
☆、第一百零二章
汤圆一身浅绿色的薄袄,完全素着一张脸,手里抱着暖炉,懒懒的靠在马车的软垫上,一点精神气都没有。红裳绿袖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两人都不晕车,这连着两月都在马车里度过,中途的风景早在最初的兴头的时候就过去了。
现在都只盼着快点到了边关,好歇歇。
小舅妈拉开帘子的时候,就看到主仆三人都歪在马车里,噗嗤一声乐了。
“你们三个就跟那霜打了的茄子似的,再有两个时辰就到了,这里可是离边关最近的一个小镇了,真不出来看看?”一边说一边上了马车,拿起一旁的披风也汤圆围上,理了理她的头发,直接把人拉下了马车。
红绿绿袖见状也跟了下来。
骤然离了马车的温热,被外面的秋风一吹,汤圆瑟缩了一下,果然清醒了许多,听着小舅妈的话在马车四周慢慢的走动,耳边也是小舅妈关心的念叨。
“年轻姑娘不要总闷在一个地方,虽然这路上确实沉闷,但偶尔的风景也让人亮眼呢。”
汤圆笑了笑,小舅妈的话也没错,虽然还没到边关,这个小镇已经和京城那边有极大的不同。边关苦寒又苦热,听闻夏季的时候日头很大,这边人的肤色都要黑上几分,更主要的,是气质。
虽然不能说个个人高马大,只能说普通年轻男子身上都有肃杀的感觉。京城那边街上随处可见的公子哥儿这边几乎看不到,就算有,也是周身的蛮横。汤圆在打量别人,别人也在打量着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