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玄武盗墓团伙电视剧 > 第13章 铁佛头(第1页)

第13章 铁佛头(第1页)

《赵城金藏》名气大的很,1933年发现于洪洞县广胜寺镇。

是中国第一版木刻版大藏经,宋金时期由潞州信女崔法珍断臂发愿,广集善缘所制。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被国家图书馆收藏,被誉为四大镇馆宝书之首。

我倒吸一口凉气,这经书得是国家一级甲等文物了吧?

不会是在地宫吧?那群盗墓贼真是命也不要了?

急忙问他,佛经在哪?

他说在佛塔二楼呢,走带你们看看去。

一行人出了斋房门走到后院。

走到塔下向上看去,长宽都是十二米,三十多米高的佛塔极具压迫力,似乎佛塔要向自己身上倾倒一样。

塔身为青砖所建,四周的墙壁上附佛陀讲经琉璃壁画,精美异常。

院中佛塔一到四层是四方形,五层是八角形,塔顶金光闪耀,飞檐下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

此时雪已经停了,太阳刚出。塔身上的琉璃金瓦和皑皑白雪在晨光照耀下散发着金白色的光,与几个香炉冒出来的紫色烟气交相呼应,美不胜收。

孙福生抬头四顾,对我说:“顺子,咱也在附近活了二十多年了。小时候也没少来。怎么以前没觉得这塔这么牛逼啊?”

我也暗叹,真不知道唐代古人是怎么建造出来这么大的工程的。

回了他一句小时候不懂事呗。

知瑜小和尚拿钥匙去开塔门。

我看着门口的楹联。

上联:潮起潮落汾水依旧唱大云,

下联:时兴时衰施主照样拜佛祖。

横匾书‘原头佛祖’四个大字。

我想着,这话是不是说,甭管你多牛逼,来了我这都得拜一拜。

开门一看,铁佛头有近七米高,面宽三点八米,耳长超过三米,重量不知多少。

佛头样貌栩栩如生,面部肌肉丰满,风眉厚唇,天庭饱满,两耳垂肩,典型的唐代风格。

可能佛头原先是彩色的,现在整体漆黑,锈迹斑斑,面部还有些金箔残留贴在上面,头顶的螺髻上也落满灰尘,但仍不失庄重慈祥之风韵。

时间对任何物体都是一样,不会因为东西贵贱而转移,油彩经过千年已经掉光,变成现在这幅模样。

我和孙福生对佛头都看过几次,也不感兴趣。

小时候看见了其实挺害怕的,毕竟那个时候都没佛头的嘴唇高。

于是催促知瑜小和尚去二层看佛经。

一行人从佛头后的木梯子上了二楼。

说是木梯,其实就是短木板插在墙里固定的,只有四五十公分宽,连扶手都没有,走上去吱呀呀的乱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木头,散发着一股霉味。

这里我从没来过,甚至不知道佛头面还有楼梯能上来。

由于这佛塔整体是青砖外敷,内层夯土所建,所以一个窗户都没有,只有几个墙身上开的方形通气孔透出一些光线。随着我们越走越高,眼前越来越黑暗,脚步踩在狭窄木梯上吱呀作响,不由有些害怕。于是把背紧贴在墙壁上,一步步往上挪。

等上了二楼,黑黢黢的,就几个通气孔能透出一点光。

啪嗒一声,知瑜小和尚拉开了灯,昏黄的灯泡滋滋拉拉的闪了几下才亮。

我环顾四周,走了两步。地面也是木板铺的,一走就嘎吱嘎吱的响个不停。

由于我是学古建筑出身,不由对比二层的空间与佛塔,佛塔外面看着大,其实二楼面积大概只有有二十平米,其他地方应该都是砖夹着夯土的墙。

知瑜指了指中间一个大玻璃展示柜说那就是。

我俩上前看去,玻璃框外围着一圈细钢筋箍着,钢筋内还覆着一圈铁网,四角挂着几个锈迹斑斑的大铁锁。

孙福生看了看大铁锁对知瑜说:“小和尚,这可是国宝啊,就这铁网和几个破锁能保住?”

知瑜说别看锁不咋地,里面连着报警器呢。铁网上也有高压电,不破坏没事儿,谁敢剪一下保证外焦里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