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然也从陈文昌的嘴里听说过了,养官伎只是个由头,孙昭和王仲文的争吵根本的原
因还是在争道学正统。
否则陈文昌这样的闲散性子哪里有这样的气性,一面要成亲一面还非要争个输赢不可?
只不过是因为在讲学堂里争不出谁家的学说更对,就只有人身攻击。
王仲文是两浙大儒没错,但因为你这个人不咋的,所以你的学说就更不咋的。
完胜!
所以才有王仲文凭一已之力,拉起了如此多的士子支持他养官伎无罪。
人家未必不知道他确实养了官伎,但人家不能不支持他在四明书院宣讲过以“经世治用”为中心的“浙学”。
那是大家伙们用来吃饭、做官、教学生、娶老婆的招牌饭碗。
绝不能被孙昭给砸了。
再说了,孙昭你就没养过?
今天没养过,说不定明天就养了。明天不会养说不定前天曾经养过。
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你以为你宣讲“存天理灭人欲”,你就真的心性一体,看美女如看浮云了?这不科学!
在这样的“学术争论”中,王世强和楼云其实都只有靠边站的份。
有钱和官大,未必就能在骂战中插上话了,
这是陈文昌这类清流士子们的战争。
“谢娘子放心。并不是要谢娘子将来在宫中为此事说话。这类学说自然有王先生在讲学
堂里宣讲,少不了也要吵上几场。只不过……”
只不过她要的并不是像孙昭一样,让他支持的学说在天下独尊。
她只要让唐坊迁来的孩子继续合法地学习这些教本。
“他们大半也没有能力参加科举,不会与孙昭她们争科举的出题内容和评定标准。只要能叫礼部承认这是可以在书院里公开教学的内容就足以。”
她细细地说着她的盘算,处处向务实的地方去。
现在这局面,谁要想在清流圈子里马上一鸣惊人,另类出镜那就会被口水喷死。
还不如配合着王世强十年立德的步伐,他等着书院初成规模,就要去开新河道了。
花上十来年,先教出来各类技术工,让他们跟着季辰龙去新开河道上做事。
季辰龙留在金国不见人影。
总不可能是因为他觉得金国土肥水美,是他定居的好去处吧?。
只等季洪一回来,她一定要把季辰龙叫回大宋。
实在不行,她自己亲自去一趟。(未完待续。。)
175 冷落生气
因为不需要马上作决定,谢道清倒也答应考虑考虑,季青辰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接着,马车出了书院她们就开始了真的郊外游玩,不时就就扯起了别的事。
比如说一说备选的李氏女。
上回在明州城紫竹院子,楼云编导的丑闻很会煽情,李小公子被人传到京城里来的是他和洪公子、洪小姐二男一女的三角情爱,涉及到了很多要打马赛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