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菡并未反对,回去捧了装画的盒子过来,打开画,李父点头赞道:“是幅好画,清新、悦目,用了水墨画的粗抹,又用了工笔画的细腻,你看这荷花、荷叶,还有这三尾锦鲤栩栩如生。”
李大公子看到上面的印鉴,好奇地道:“这岭雪居士是谁?以前我怎么没听说过。”
“素妍说了,真正的高人都隐于世外,他们不求声名,不慕富贵,没听说也是有的。
那天江府赏花会,素妍就拿了一个叫附庸山人的画作来,只一眼,就被六公主给相上了,再不舍得撒手。素妍只得将那画送了六公主,高兴得六公主嘴都合不上了……
附庸山人的名头,我们不也没听过。
岭雪居士也是未听过的。
看来素妍跟着世外高人学艺之后,又有了许多奇遇。”
观赏了一阵,李父道:“这画今儿就搁我这儿,明晨我再瞧瞧,是否真如你所言,天亮就能看到蜻蜓。”
李碧菡颇有些不乐意。
李母道:“放心,你爹不会贪了你的宝贝,他就是拿来玩赏几日,过上几天再还你就是。”
说话间,下人已经从库房领了霞锦回来,一匹银红色的,一匹亮绿色的,仿佛会闪光一般,很是耀眼。
“碧菡,明日你就去趟右相府,就说是你从舅舅那儿刚得的新缎子,只得宫里内务府才有十几匹,送给她聊表心意。”
李碧菡令下人抱了锦缎回了闺阁,想到自己的画被父亲拿去玩赏,心里莫名地有些空落,还想着对着那画绣一幅锦屏呢。
PS:
各位亲:关于会变化的《牛》图,古代是有的,经专家考证,乃是聪明的古人选用了特殊的颜料,白天光线墙时,夜光粉制作的颜料就会失效;而到晚上,另一种颜料则夜光粉颜料所掩盖,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画面。
☆、137偏心一更
夜里,江舜诚用罢暮食,出了如意堂,正打算往书房去,只见江书鸿与两个儿子抱着画,站在院门外。
“不是已经说了,不再换画,你们回去吧!”
“爹,这回我们不换附庸山人的,就换岭雪居士的。”
岭雪居士,这不是素妍的画?
那枚印章还是江舜诚找了相熟的玉石匠人给刻的。
江舜诚道:“之前,你们不是只喜欢附庸山人的画。”
他突地忆起,今儿去宫里,就特意挑了附庸山人与岭雪居士的画作,各一幅,皇上倒是很喜欢附庸山人的花鸟图,说上面的鸟绘得很有灵性。在看到岭雪居士的画时,并没有流露出多少欢喜,反而是淡淡的表情,随手一放,就让人把画收起来了。
素妍的画,最好的大概也就《渔村》和《追思》,可这两幅已经被她卖了。剩下的虽然不错,却也难及附庸山人、朱武这样的大师。但在同龄人里,素妍的画自然算是上上之作。
江传业道:“爷爷,你就让我们换两幅吧。”
江舜诚应了一声,领着父子三人进了书房,挑了两幅他认为最好的画,又让大丫头寻出两幅岭雪居士的画作来。
很不明白地道:“好好的,你们又要换她的画?”
江传业问:“今日爷爷没听说什么?”
江舜诚看着这父子三人。江书鸿道:“今天皇城有流传,张记字画店拿走的那两幅小妹画作里藏有玄机,把那两幅画都给说神了。说《渔村》里有只猫和老鼠,白天的时候,猫在睡觉,到了晚上,老鼠出洞。猫捕老鼠;《追思》那幅,一到晚上升出一轮明月,画中的女子也只看到一个隐约的轮廓,周围的景物更如夜里人亲眼看到的一般模样。
今日午后,有人去了张记字画店,出三万两银子要买走两幅画,被张掌柜的拒了,说那是他的镇店之宝,出多少也不卖。这事儿,在皇城都传开了。今日有许多收藏字画的人家,都赶去瞧画,可张掌柜任人说破了天去。也不肯再拿出来。”
江传业又道:“我屋里的小厮,今儿下午在街上遇到李府的下人,正碰到李府的下人在那儿吹嘘,说小妹送给李小姐的荷花图,上面有只蜻蜓每到晚上就飞走。一到天亮又回到画中……”
江舜诚现在是听明白了,他们知道素妍的画里藏有玄机,可之前大家都不曾留意过,所以这才要来换画。
“妍儿是岭雪居士的事,不许传扬出去,听见了没?”
江书鸿点头。又盯着两个儿子,二人皆是点头答应。江书鸿道:“爹爹放心,要是有人问起。我们就说岭雪居士与附庸山人一样,都是世外之人。”
“人怕出名,猪怕壮,妍儿是你们的亲人,不许在外给她招惹是非。也因如此。她才在画上只印鉴、名号,不留真实姓名。你们要体谅她的苦心。待字闺阁的小姐,将闺名传扬得满城皆是,成何体统。”
训完之后,江舜诚听到他们所说的,“给张掌柜的两幅画,我也是反复看过的,也没发现什么特别之处。还有,那《荷花图》,虽是彩图,却绘为极为细腻,可咱们父子,每次去时都是晚上……”
看到的都是晚上的《荷花图》,晚上的画上没有蜻蜓。
江书鸿笑道:“父亲早歇,儿子回去再细瞧这些画。”
待江书鸿父子离去,江舜诚令大丫头把最后仅剩的一幅素妍所绘画作寻了出来,挂在墙上,细细地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