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道德经说什么 > 第11章 尊道贵德一(第2页)

第11章 尊道贵德一(第2页)

道长走后,宋义还坐着呢,目瞪口呆!

这时,进来了一年轻后生,和宋义年纪相仿,此人名叫王万,已经有家室,而且儿子都十岁了,是宋义最好的朋友。人缘也挺好,就是好喝酒,经常喝的烂醉如泥。

“义兄!义兄!”王万进来就对宋义喊着。

可宋义还在愣着呢,他正想着,我这都二十四岁了,现在我未来的媳妇才十岁,我还得等多少年她才能长大啊,我的天啊!

王万喊了两声没回应,看见宋义正愣着呢,就又使劲叫:“宋义兄!想啥呢?”

宋义这才回过神来说道:“哎呀,王万弟啊!你来了!”

王万看着宋义说话还迷迷瞪瞪的,又问:“想啥呢,咋了?”

宋义这才对王万说了刚才道士和他说的话。

王万笑着说:“兄长啊!这些道士的话不能信!前些年,我也碰到过一个道士,他给我算过,说我能活八十多岁,不过让我少喝酒。我才不信呢!你也别信!”

宋义应声回答道:“是是是!我也不信!”其实他心里半信半疑。

“咱们喝酒去!”王万兴高采烈地笑着说:“我就好这一口!我才不听道士胡说八道呢!哈哈!”

“贤弟啊!我…今天不舒服!”宋义知道王万一喝酒就醉、就多,还得人送他回去啊,就推辞说:“改日吧!改日!我躺着歇会儿去!”

“那就改日吧!歇着去吧!”王万看见宋义也觉得精神头不对劲儿,于是说完自已哼着小曲走了。

自从这开始,好多日子宋义也是闷闷不乐!不过还好,他想这婚姻大事,也不是说随随便便的,顺其自然吧!想开了心里也就不堵了。他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了生意上,没几年功夫,发展成了汾州府第一大粮商,门面的分铺开了十几家,生意兴隆。

明嘉靖这一年的一天,城里城外突然拥来了大批灾民,人们说山西蒲州和陕西华县发生了大地震,房屋倒塌,死了人无数。这一年宋义三十二岁,还是单身一人。

宋义赶快召集分铺各掌柜碰了头,动员伙计在城里广场和城外四个城门口搭设粥篷,为灾民提供粥食,积极救灾。可由于灾民太多,自已人手又不足,于是想着从灾民里挑选些帮手,最好是女人,女人细致,会安慰人。

这一天,宋义来到了东门。有伙计就把他的要求宣告了众灾民,宋义亲自挑选人手。这时从人群中走出来俩人,一看就是母女俩。宋义定睛一看,他就看见了那年轻姑娘脸颊上的黑痣,顿时就大吃一惊,莫非这就是早些年老道说的我要娶的女人?他再仔细观看,这女孩真是长的标致,因为是灾民嘛,浑身脏乱,也看不太清。

他告伙计拿来了清水,凡是帮忙的所有人,必须手和脸都洗干净才能干活。等这姑娘一洗完脸,宋义更是惊的目瞪口呆,这姑娘长的可真漂亮、真俊,大概十六七岁,左脸颊有个绿豆大的黑痣,楚楚动人。他想:就是她了!

宋义每天到东门亲自帮忙,就和这姑娘熟悉了,知道姑娘姓柳,小名莺莺。姑娘也知道宋义就是大东家。从此两个人就话也多了,彼此都有了爱慕之情。

一个月以后,朝廷对灾民开始了安置,在宋义的要求下,柳氏母女被安置在宋义的粮铺。柳氏母女也侧面打听了,知道了宋义还没有娶亲,对宋义的为人特别满意,也有心思喜结良缘。

宋义托了本城的张媒婆和柳氏母女提亲,柳氏母女也欣然同意。就这样,互相递送了媒贴,各自核对了生辰八字,非常般配。原来,这柳氏家也是在蒲州做生意的人家,姑娘芳龄十八,从小读书,也是大家闺秀。

双方定下了婚期,择日举行婚礼。婚礼当天惊动了半个汾州府,好不热闹!洞房花烛夜,宋义和柳莺莺情丝绵绵,就说起了八年前那道士的事情,两个人更是心心相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