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把余生付流水,随君去,天涯路。
梦回江南,不问归期何处?”
权景瑶不会作诗,更不懂作词。
但前世读了近二十年的书,基本的欣赏还是会的。
林如海不愧是探花郞。
人未离,梦已回。
将他对江南的深厚感情寄托在字里行间。
通篇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韵律和谐,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绝妙好词。
是啊,仅仅回京述职,就要冒丢命的风险。
要不是知道林如海有“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她很可能会劝说他,干脆辞官归隐,别干了。
他这官当得,风险太高了。
不仅自身危险,还有可能祸及家人,万劫不复。
就这一会儿工夫,江面上起了风,雨也下得更急了。
林如海起身,招呼黛玉和小宇轩回船舱里去。
忽然,黛玉进舱的身形一滞。
她低头向前襟上看去。
只见灵一小嘴一张一合,小手焦急地指着一个方向,“有人落水了,快救人!”
黛玉在识海里问:“是什么人?多大年纪?”
她怀疑是不是昨夜那些被杀死的刺客,尸体没清理干净,顺水漂下来了。
灵一感应到她的思想,斩钉截铁的否定,“不是,和昨晚的刺客没关系,是个小孩子,在喊救命。”
黛玉一听是小孩子,面色大变,神情也焦灼起来。
自从她弟弟文杰溺水后,她再听不得小孩落水。
顿时转身,几大步迈到船头,极目向远处看去。
赵大疑惑地问:“少爷,您在看什么?”
黛玉偏头,急道:“赵叔,我好像听到一个孩童在呼救……”
赵大凝神细听,除了雨声,什么也没有听到。
跟过来的林如海和权景瑶细细听了听,也是一无所获。
但黛玉坚持说是听到了求救声。
她指挥着赵大和孙二将船往灵一指引的方向划。
几分钟后,一个浮浮沉沉的小身影出现在几人的视野里。
近了,才发现是一个六七岁的眉目清秀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