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重生后女主不想做皇后 > 第26章 回京(第1页)

第26章 回京(第1页)

日晷到了午时,苏显北和小宜才从崔老家回来,浩哥留在姨母处没有回来,浩哥从四岁被送到寺庙生活,去年腊月接回他后,开始碧云她们跟着他吃素菜,后来受不了就做了一个肉菜放在她姐弟宜边上,小宜不知道怎么想的,给浩哥夹了一块瘦肉并期盼的看着浩哥,从那开始浩哥变成了无肉不欢,姨母常年素食,浩哥无肉不欢,饮食的差异使得浩哥不怎么去陪姨母用餐,今天午食却不回来,也不知道中间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

在古代男女之别深植人心,所以只要有客人来家,不管是什么人,都要分开三波吃,苏显北和小宜一席,碧云自己一席,下人一波,食不言,悄没声的动作优雅的吃完午食,也到了他们要离开的时候。

苏显北拿着碧云给他准备的包袱挂在自己马背上,这个包袱他要亲自拿着,对石大没有眼色的伸出的手他无视了,就象碧云说的智商这个东西不是什么人都会有的。

其实石大觉得他很冤,他这样贴心的举动没有得到表扬就算了,结果得到的是白眼,做人难做个贴心的护卫更难。

苏显北从山谷出来,和在莲花村的随从汇合,赏了孙贵十两银子并嘱咐了些话才坐船回到落英镇,等在镇上的石二等人都有点急了,世子爷应该中午前回来,这是从没有过的事情,石二和石大是亲兄弟,石大有勇无谋,石二功夫没有石大好,但是智商高到三个石大都比不过。

石二看着随世子爷下来的大哥,狠狠有瞪了他两眼,自己这兄长脑子就是摆设,怎么就不知道劝着点世子爷呢,都这个点了,回去复命一定晚了,“爷,您吃饭了吗?奴才准备了些吃食。”

“吃了,时间不多了,你准备两天的干粮。”苏显北从船上下来,对迎着他过来的石二快速的吩咐道。

“爷,都准备好了。”石二跟在世子爷身后边向岸上走,边回答道。

苏显北点点头,他今天回来的晚上,本来从那位处出来就应该马上启程离开的,结果看到碧云给准备的午食就开不了口,这一晚只能在路上加快了。

苏显北他们这一行人,一天一夜几乎没有怎么休息过,这一路因邻近京都流民少了很多,但是物价涨了许多,粮食价格更是翻倍的涨,原来米十五文,面十二文,现在米三十二文,面二十五文,精米精面更是有到了五十文左右,好多食肆都关门了,粮食太贵,做出来也没有人买。

京都附近都这样,其它地方不知道粮价成什么样了,当今皇上生病在宫里没上朝,群臣无首一件事争来争去谁也不想担负责任也就没有人做决定。

众人在关城门前进了城,原来京都是不关城门的,年前京兆尹才规定一更三点(戌时五刻)敲响暮鼓,关城门,禁止出行;五更三点(寅时五刻)敲响晨钟,开城门,开禁通行。

老人们常说城门开,言路闭,城门闭,言路开,历代京都城门的关闭,预示着这个朝代也开始渐渐的衰落,但是朝廷还是同意了京兆尹关城门的折子。

回了长安城苏显北没有停留的往皇宫交差,今天就是差事到期日,在御书房把这段时日的所见都禀告了皇帝,本来坐在床上的皇帝直接吐血倒了下去。

总管太监宋公公边打发小太监宣太医,边从枕头边拿出药丸喂皇帝吃下去。

看着跪着的苏显北,唉声叹气道:“苏将军,咱家刚才都和您说了,陛下他老人家身体不好,您回话委婉点呀。”

苏显北面无表情的看了看苏公公,点了点头,但是熟悉苏显北的人能感觉到他在宋公公面前没有在别人面前那样冷硬。

宋公公看着眼前的人,觉得还是把他打发出去自己心里舒服,便让小太监带人到偏殿候着。

苏显北刚走到门口就碰到急急进来的太医院左右院判刘江两位院判,从皇帝陛下生病以来太医院院史和两位院判每天都有两位在偏殿值守,就怕这种情况。

两位院判进来,宋公公急急让开,并把陛下发病情况及自己喂了药和两位院判说了,两位院判听到陛下吐血后眼神不由沉了沉,陛下心疾最怕操劳休息不好,可是这段时间国家内忧外患,如何能休息好。

刘院判先上次摸脉后,退开让江院判上次摸脉,他打开医箱把银针拿了出来,江院判摸完后,点点头退开让刘院判先针灸,在太医院刘院判的针灸之术比钱院史还强,这个时候针灸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江院判退到桌边开处方,等刘院判针灸后看过药方签字,药方一式两份一份太监院备案一份医助拿着去抓药。

两人多年搭档配合默契,再说这个时期对太医们来说,更是需要他们齐心协力,不然他们几个的脑袋谁都保不住,太医这个职业在这个年代是高危职业,治好了是本职工作,治不好那就是掉脑袋的事情,因为他们的病人不是陛下就是娘娘皇子公主,哪个也不是他们惹得起的。

平时他们还可以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过过招玩一玩,可是现在这种非常时期那就要齐心协力群策群力让皇帝他老人家多活一天他们的脑袋就能多在他们身上寄存一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半个时辰后皇帝他老人家醒来过来,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找苏显北,宋公公忙让小太监去偏殿请人,刘江院判本想劝陛下保重龙体,可是看看气氛又把话咽了下去,这个时候两人说话就是给自己招祸,算了还是退到殿外候着吧。

皇帝不等苏显北行礼,就急急问他,目光都有些狰狞,“你说的可是真的?”

“臣句句都是实话,这些都是臣亲眼所见!”苏显北行礼后躬着身子恭敬的答道。

皇帝听了后闭了闭眼,挥了挥手让人退下,过了会让宋公公宣三省长官御书房议事。

不提皇帝和三省长官如何议事,苏显北出了皇宫回到府里,他爹已在书房等候他多时,国公爷听了石二的汇报,就坐在椅子上开始发呆,后来看了下人递进来的纸条后更是闭眼如同老僧入定般。

如果有熟悉苏国公的人在些看到,就知道这是国公爷在下一个决定时的沉思,三公六候当朝只剩一公,国公府步步艰辛却还是留了下来,这一切离不开历代国公爷每每能在重要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

就如同桌上的钟表,这个钟表是有人出海带回来进贡给陛下的,陛下又赏给他的,计时很是精准,他们历代国公府的掌权人每每在重要时刻都要精准的做决定,不然只靠那铁卷丹书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皇帝的嘴骗人的鬼。

宫里传来的消息,陛下的身体很糟糕,糟糕到今天又吐血了,从鞑靼南下以来就都是第三次了,他都和陛下提了两次愿意辅助出兵的将领,也不知道陛下是不是不放心他们苏家领兵,他的折子一直压着。

苏显北回府,让下人把他的晚食拿到外书房,他就大步向外书房而去,书房门外是父亲的随从亲自守着,苏显北点了点头都没等他行完礼就已进入到书房,就看到父亲闭着眼如同入定一般,放轻脚步往里走去,结果没走两步就看到父亲睁开双眼,深邃的双眸宛如黑潭般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苏显北站定行礼恭敬道。

苏国公爷看着又黑又瘦的儿子,心疼的指了指椅子眸子里透出少有的慈爱道:“先坐!受伤了吗?”然后拿起桌上的茶杯亲自给儿子倒了杯水,自家儿子从十五岁开始给皇帝办差,每次都是刀口舔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