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儿都看皇帝的
眼色,知道这事儿能闹得这么大,多半是皇帝心里有了想法,因此明白人心里多少都有了打算,一时间请求撤藩的折子简直像是雪花片子一样飞入了紫禁城。
毓敏听着此事,忍不住皱眉,她能明白玄烨的想法,知道他不愿受藩王钳制,想要收归权柄,可是三藩经过多年发展,早就有了尾大不掉之势,此事只可缓缓图之,不可太过仓促。
在历史上,三藩之乱就闹得很大,一开始朝廷输了好几场,差点就翻车,后来才慢慢逆转的局势。
可是现在这话毓敏却不好说,只能保持沉默,至少她知道这事儿最后是成了的,现在多说,不说有干政嫌疑,指不定还会引起什么蝴蝶效应。
毓敏这儿只当不知道,但是太皇太后那头却是立场坚定的反对此事。
前朝折子刚雪花片似得呈上来,慈宁宫这边就来人请皇帝过去议事。
玄烨心里明白祖母的想法,也不慌张,放下折子就过去了。
祖孙俩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一个时辰后,玄烨神色轻松的从慈宁宫走了出来,而太皇太后却在第二天称了病。
毓敏心中叹息一声,连太皇太后都劝不住这孩子,这事儿只怕真的已成定局。
很快的,康熙就下令撤藩。
此诏书一出,天下哗然。
吴三桂和耿聚忠为了试探朝廷,都上书请求撤兵,结果朝廷直接准了,还让吴三桂和耿精忠麾下的人马并他们的家口都从藩地迁移。
这简直就是直接刨藩王的根儿了。
事情一出,以索额图为首的一帮人就开始上书,认为三藩不可迁移,而以明珠为首的一帮人,却上书力请徒藩。
不得不说,还是明珠更聪明一些,直接拿捏住了皇帝的想法,而索额图还在思考,一旦下令三藩迁移,可能会引起的乱象。
最后皇帝下令让议政王贝勒及九卿科道大臣议论此事。
这还有什么好议论的啊,皇帝的心思早已经昭然若揭,大家伙自然都同意三藩迁移,并且觉得他们的兄弟儿女都在京城为质,应当不会反叛,让他们直接迁出山海关。
不知这些人到底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反正无论如何,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从朝廷下定决心撤藩开始,战争的阴云就注定了开始弥漫整个天下。
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马佳氏在五月诞下一女,是为二公主,马佳氏如今有子有女,儿女双全,也算是宫里第一人了,虽然如今朝廷政局不稳,但是后宫却依旧安然,马佳氏诞下公主,后宫自然也是一片欢喜之色。
毓敏怀着对未来的担忧,见着了自己第二个孙女,比大公主稍微健壮一些。
大公主在二月份的时候生了场病,虽然被救过来了,但是身体却孱弱了许多,如今三天两头生病,弄得董氏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