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广东历代状元一览表 > 二 状元及第粥33(第1页)

二 状元及第粥33(第1页)

卯时一到,“咣咣咣”三声炮响,过后又有三声,贡院大门“吱扭扭”从里面被两个军士缓缓推开。

只见两队身穿大红号服的士兵,一队手持着红旗,一队持着黑旗,从贡院里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来,站在栅栏前一起摇动大旗,口中齐声高叫道:“恩鬼进,有恩报恩,怨鬼进,有仇报仇。”

这是召鬼魂呢?还是跳大神呢?

为什么贡院考试大比要搞这神神道道的呢?

却原来,科考多年,总有些阴阳怪事,说不得这些不解之谜都是鬼神的事情,既然是举头三尺有神明,那就拜了神就再请鬼,总不会有错。

据说,那些跟着考生来报恩的恩鬼就聚集在红旗下面,而那些来找考生报仇的怨鬼便在黑旗下蹲着。把这些旗子端进去,便把那些鬼魂也请进贡院了。

因为已经有关圣帝君在镇压妖魔,文昌帝君在坐镇考场,恩鬼怨鬼可不敢随便进,只好在引导下有序入场。

这些神鬼仪式了结,就该到活人了。

那龙门前的小吏声嘶力竭甚至带了一丝破音地喊道:“士子入场——。”

在监门官的盯视下,众赶考的秀才士子们鱼贯而入,纷纷贴墙站好。

“十人一行贴墙站好!”随着搜检官一声断喝。

众考生便纷纷起立而起,光着脚只穿着内衣。手里拿着衣袜,排着队站在甬道里。

每一位考生由两名搜检军搜身。从头到脚,搜查得那叫一个仔细。那些官员们则紧紧盯着,以防有什么纰漏。

嗯,反正当时也没有走光一说!

这些搜检军地检查极为变态。

上穷发髻、下至膝、腹。无一遗漏,丝毫没有礼待读书人的意思。

搜检军之所以如此较真,当然不是为了抡才大典地公正性负责。而是因为搜出一个舞弊者就会赏银三两,顶他们两个月地饷银呢!

当然。能够合理合法公开不犯错地蹂躏一下一向鼻孔朝天高高在上地读书人,也是机会难得,怎能不好生珍惜呀?

众官兵搜检自是不客气,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是仔细搜检,若是有人后面作弊被查出来,他们也会被追究责任的。

这些搜检军都是富有经验的,除了考生身上外,对其随身携带的考篮考箱更是重点检查,用个小锤子东敲敲西敲敲,听听笔管是不是空心地,砚台,考箱等大件有没有夹层,还有被褥也要拆开检查,甚至于考生带来的包子、馒头,也一概切开,瞧瞧是不是夹心的。

也着实能检查出一些夹带,每当有所斩获,搜检军们便兴奋的低呼,将如丧考妣的作弊者拖出去。这些人可不是取消考试资格那么简单,不仅要在贡院外被枷号一个月,而且取消秀才、生员的头衔,终生不得再参加考试。

所以,乡试搜检之严苛,更甚于童试。

众考生搜检了一番出来后,一个个都好似大姑娘遇上了倭寇被蹂躏一番了。披头散发,衣裳不整。

那场面,啧啧啧!

文场分东西两处,上方即是明远楼,

这楼便是整个贡院地中心,有三层高,除了一层门窗俱全外,二、三层都只有柱子没有墙,这当然不是偷工减料,而是因为“明远”取自于大学中,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的意思,另外一层的意思,便是“明察远近”,即是说,这座建筑是巡考和监考用地。

考试时,负责考场纪律监临、提调、巡察等官员,都会爬到这座楼上去,居高临下俯瞰,整个考场一览无余。监视考生与考生之间、具体监考的士兵、士兵与考生之间、考场内外是否有串通作弊行为。白天摇旗示警,夜晚举灯求援,以防止考生骚乱、作弊。

开考前三天,照例便有僧道在明远楼上设坛打醮三昼夜,以祈祷上界。

不不不,这次不是祈祷上苍玉皇大帝文昌帝君,而是请那些三年来住在贡院里地黄大仙啊,游魂野鬼啊什么的,暂时先搬走几天,等考完了再回来。

广东乡试贡院。

搜检后,十六岁的伦以训重新整好衣裳和考箱,步入文场,被领入考号。

在众科举前辈口中,考号也有优劣之分,最差如在厕所旁边的臭号,上千人的黄白之物,呵呵,那滋味着实难顶呀!雨号那就更不用说了。

事实上哪里有那么多不凑巧,很多人只是为自己落第不甘心。到处找原因罢了。就算没有臭号,雨号,他也会抱怨其他的问题,从而保留几分颜面。

伦以训来到考房,是“秋”字巷癸丑房。

当即提着考箱入内了,这就是伦以训今日的战场了。一会考房要被官兵锁起,唯有小大解才允许放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