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眼中,黑白世界是最美的世界。
简约之美,最简单的规则,却能衍生出无穷的变化,深邃的策略,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变化之美。
对称和和和谐的美,围棋是19路?19路的完美对称性,棋手追求棋盘上的平衡和对称。
变化无穷之美,围棋的变化可能比宇宙中的原子数量还多,所谓千古无同局。
围棋和东方哲学相结合,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冥想和自我反思。
围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它能够反应出棋手的性格、情绪和思想,是人和人之间的无声嗯交流方式,独特之美。
我进入初中后,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直互相陪伴,走过这段黑白之路。
我在这之后买了很多围棋书,在其中认识了很多人,吴清源、木谷实、秀哉等,都是在这期间认识的。
从布局、到中盘,再到收官,从定式到死活题,再到各种打谱。
我们初一的时候,学校组织了围棋的兴趣班,兴趣班老师是我们的初中物理老师。
第一次兴趣班,我们几个同学,就把老师打败了,之后老师都没来了,兴趣班就变成了我们几个自己的兴趣班了。
在初中这三年我的围棋水平提高的确实很快啊。
我没事就去工人俱乐部下棋。
我们那时在住在老式的平房子里,上大号经常去旁边的公共厕所上。
我就利用这个时间溜出来,跑到工人俱乐部的二楼,看很多成年人看棋啊。
我们家到工人俱乐部走路也就两三分钟。
我经常了看了一会,再溜回去,没被发现。
但是,更多的时候,我在那边看了入迷了,早就把回家的事情忘记了。
然后,我就被我爸来把我抓了回去了。
周末,有时候不忙,我就来工人俱乐部下棋,我和很多成年人下棋。
刚开始还互有胜负,后来,就几乎没人下的过我了。
很快,我又听说,在周末体育场里有很多人下棋,我就没事就跑去看。
那边的下棋时间不固定,经常门都关着。
确实,那边的人的水平明显高,我刚开始去,谁也下不过,慢慢的我和大多数人都可以一战了。
渐渐的,我就很少去工人俱乐部了,基本就去体育场,晚上也不用溜出去,在家安心的看各种书。
当你越喜欢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越喜欢这个。
你就会越投入,你越投入你就会越能体会其中的快乐,你就越喜欢其中啊。
进入高中以后,周围都没有人下棋了,高中的学习压力也更大了。我也就很少下棋了。
偶尔去体育场里下棋,那时感觉那边下棋的人也少了。
后来,进入了大学,一个有了时间,一个又找到了合适的对手,又下了两年的棋。
在大学的,那两年下棋的下的比较愉快,学习压力不大,时间又很多,一个人自由自在的。
不过,那时的因为手边的书比较少,再加上我又花了很多的时间看书,下棋其实并没有什么提升。